阿胶 赤石脂各45克 续断 川芎 当归 甘草 丹参各30克 龙骨 鹿茸乌贼骨 鳖甲各60克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产后崩中,下血不止,虚羸无力。
空腹时用温酒送下20~30丸。
阿胶3两,丹参1两半,川芎1两,鹿茸3两,续断3两,赤石腊3两,龙骨3两,当归3两,乌贼骨3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
产后崩漏不止,不能乳子,脉软者。
每服5钱,米饮煎,去滓温服。
产后任阳亏损,冲血妄行,故崩漏不止,不能乳子焉。
阿胶补阴益血以除崩漏,丹参去宿生新以和血脉,川芎行血海以升阳,当归养血脉以归经,赤石脂涩血定崩漏,鹿茸灰壮阳止血崩,白龙骨涩虚脱,乌贼骨止漏经,续断灰续经脉以止崩漏也。
蜜丸以润之,饮下以和之,使经血内充,则冲任完复,而经气固密,血不妄行。
阿胶1两,黄柏1两,人参1两,干姜1两,当归1两,酸石榴皮1两。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产后泄泻,肠滑不止。
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阿胶3两,白术5两,黄连1两,肉豆蔻仁1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妊娠下痢脓血不止,腹中痛。
每服30丸,食前温米饮送下。
阿胶1两,熟干地黄1两,山芋1两,羚羊角半两,柏子仁半两,茯神半两,地骨皮半两,五味子半两,百合半两,丹参3分,远志3分,麦门冬3分,人参3分,蛤蚧1对。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虚劳咳嗽,发热羸瘦。
每服1丸,水8分,煎至6分,放温时细呷服,食后、夜卧各1次。
阿胶半两,枳壳半两,诃黎勒1两,甘草1两,干姜1两,芍药1两,黄连1两,木香1两,当归1两半,地榆1两半。
上为末,用陈苦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赤白痢。
每服20丸,食前米饮送下。
阿胶1两,甘草半两,蛤粉半两,汉防己半两,杏仁半两,款冬花半两,香白芷半两,马兜铃半两,干姜1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小儿久嗽,肺虚气粗,有痰,恶心不食。
每服1丸,水煎服。
阿胶3分,丹砂半两,硼砂1分,人参3分,甘草半两,龙脑3钱。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止嗽。
主热嗽。
每服1丸,含化,不拘时候。
天门冬半两,桔梗半两,生干地黄半两,阿胶半两,桑白皮半两,麦冬半两,柏子仁半两,甘草1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肺痿。
每服1丸,水1盏,煎至7分,食后温服。
阿胶1两,菊花1两,白术1两,紫菀1两,酸枣仁1两,麻黄1两,桑白皮1两,杏仁2两,甘草半两,款冬花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肝咳,睡卧不得。
每服30丸,粥饮送下。
阿胶1两,黄连1两,干姜半两,木香3分,厚朴2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产后痢下脓血,腹痛。
每服30丸,食前粥饮送下。
阿胶1两,人参1两,茯苓1两,百合1两,贝母1两,桔梗1两,五味子1两,山药1两,甘草半两,半夏1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平肺气。
主
每服1丸,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7分,食前和滓温服。
阿胶2两,熟地黄2两,牛膝2两,桂2钱,白芍药半两,五味子1两,黄耆1两,白茯苓1两,当归1两,人参1两,牡丹皮1两,芎1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生血顺气,出颜色,长肌肤,益筋力。
主气多血少,卫实荣虚,月信过期。
每服30丸,空心枣汤送下,1日2次。
真阿胶4斤,蛇蜕皮1条,熟艾半两,败笔1管,大麦花少许。
上为细末,以软粳米饭为丸,如鸡豆大,如丸时粘手,以少许面为丸。
大安胎脏。
主产前产后诸疾。
罂粟炒令黄,为末,是千金散,真阿胶炙令黄,为末,是黄散子;蛇蜕皮烧灰,为末,是通灵散子。
阿胶半两,乱发灰半两,代赭、干姜1两,马蹄半个,生干地黄1两1分,牛角腮2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产后恶露不绝,腹痛气急,及产蓐三十六疾。
每服20丸,空心粥饮送下,日午、夜卧再服,加至40丸。
阿胶3两,黄连2两,当归1两,胡粉1两。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赤白痢,腹痛不止。
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阿胶半两,蝉壳半两,犀角屑半两,麝香3钱,白花蛇3分,桂半两,白鲜皮1两,白僵蚕1两,天南星1两,半夏1两,天麻1两,桔梗1两,黄耆1两,当归1两,羌活1两,虎头骨1两,海桐皮1两,白芷1两,白茯苓1两,附子1两,防风1两,芎1两,麻黄1两,干蝎42枚,人参半两,没药半两,木香1两,羚羊角屑半两,干姜4钱半,乌蛇3分。
上锉细,焙干,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腑脏久虚,气血衰弱,卒中风邪,及瘫痪等疾。
每服1丸,生姜酒嚼下。
中风甚者,拗开口,或先以药嚏,后化药灌下1丸。
立省。
阿胶1分,贝母7枚,天南星1枚,款冬花1分,紫菀1分,知母1分,白矾1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肺受风寒,咳嗽不止,痰涎并多,上喘气促,睡卧不安;或肺经客热,咳而面赤,久不已者。
每服20丸,食后煎生姜汤送下。
阿胶4两,人参2两,甘草2两,龙骨2两,桂心2两,干地黄2两,白术2两,黄连2两,当归2两,附子2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产后虚冷洞下,心腹绞痛,兼泄泻不止。
每服20丸,温酒送下,日3次。
《千金方衍义》:方下虽主虚冷洞下,而证见本寒标热,故汇推理中、驻车及本门龙骨丸三方,并去干姜而易附子,功力倍增。
阿胶、当归专补营虚,人参、白术专扶胃弱,桂心、附子专治本寒,黄连一味专除标热,犹恐桂、附过热,乃进地黄以护真阴,龙骨以填渗漏,非但防虚阳之窃,并可杜虚寒之下脱也。
阿胶2两,乌贼鱼骨1两,白芍药2两,当归1两,刘寄奴1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妇人大便下血不止。
每服20丸,食前粥饮送下。
阿胶1两,猬皮1两,营实3分,槐子1两,地榆1两,龙骨1两,赤石脂1两,诃黎勒1两,枳壳2两,黄耆1两,黄牛角腮2两,当归1两。
上为末,以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大肠风毒,泻血不止,腹内疼痛,不欲饮食;萎黄羸瘦。
每服30丸,食前粥饮送下。
阿胶2两,乌梅肉2两,黄连2两。
上为末,用煨蒜研为丸,如梧桐子大。
休息气痢。
每服30丸,食前粥饮送下。
阿胶1两,绿矾1两,白石脂2两,釜底墨1两,乌贼鱼骨1两。
上为末,软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妇人久赤白带下。
每服30丸,食前热酒送下。
阿胶1两,干姜1两,木香1两,龙骨2两,赤石脂2两,黄连1两,当归1两,黄芩1两,厚朴1两半。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冷热不调,痢下脓血不止,腹痛不可忍。
每服30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黄连1两,黄柏1两,当归1两,乌梅肉1两,芍药2两,阿胶1两。
上为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冷热不调,下痢赤白。
每服50丸,白汤送下。
阿胶1两半,鳖甲1两,续断1两,龙骨2两,芎1两,赤石脂1两半,甘草1两,当归1两,鹿茸2两,乌贼鱼骨2两,丹参1两,龟甲2两。
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产后崩中,下血不止,虚羸无力。
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济阴纲目》汪琪笺释:一派固血,不用补气,尤妙在鹿茸,谓其能引血上升也。
阿胶3分,人参半两,赤茯苓半两,天南星2钱,丹砂1两,甘草半两,龙脑2钱。
上为细末,再同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去涎利膈,镇心顺肺。
主风热咳嗽。
小儿每次1丸,大人2丸,食后细嚼,荆芥汤送下。
阿胶6分,鳖甲6分,续断5分,龙骨1两,芎6分,地胆4分,鹿茸5分,乌鱼骨8钱,丹参6钱,龟甲1钱。
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妇人血崩不止,或结作片者。
方中阿胶用量原缺。
赤茯苓1两,赤芍药1两。
上为细末,以米醋煮阿胶一两为丸,如绿豆大。
小儿虚冷,下痢白脓。
每服10-20丸,乳食前米饮送下。
阿胶、黄连、干姜、附子、人参、熟地黄、当归、芍药、龙骨、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妇人产前产后泻痢。
每服30-40丸,食前米饮汤送下。
阿胶1两,黄连1两,赤茯苓1两,当归1两,黄柏1两,干姜3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产后赤白痢,日久不止,肠痛。
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1日2次。
香附子2两,天仙子2两,当归2两,五味子1两半,吴茱萸1两半,阿胶1两,川芎1两,干姜1两,苍术3两。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妊娠胎脏受寒,腰腹疼痛,或因损动,恶露顿下,腹痛阵作。
每服30丸,空心食前煎艾汤送下;或木香醋汤送下。
阿胶3分,地榆1两半,诃黎勒3分,熟干地黄1两,干姜半两,赤芍药半两,黄连1两,白术半两,艾叶3分,枳壳半两,木香半两,当归1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久血痢,腹内疼痛,四肢羸瘦,面色萎黄。
每服30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阿胶1钱,白茯苓2钱,黄连3钱,白芍药4钱。
上为细末,水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伤寒大肠热积,下血不止者。
本方改为汤剂,名“阿胶汤”。
阿胶1两,鼠粘子1两,甘草1两,糯米1两,马兜铃、款冬花、紫菀、桔梗。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拳毛倒睫。
方中马兜铃、款冬花、紫菀、桔梗用量原缺。
干姜1分,当归半两,白芍药半两,白茯苓半两,木香半两。
上为细末,醋打阿胶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赤白痢。
每服30粒,浓煎黄连、艾叶、粳米作汤,并服数剂。
阿胶1两,生地黄1两,卷柏叶1两,大蓟根1两,五味子1两,鸡苏叶1两,山药1两,柏子仁半两,麦门冬半两,人参半两,防风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劳嗽,并嗽血唾血。
每服1丸,细嚼,浓煎小麦汤或麦门冬汤咽下。
阿胶2两,肉苁蓉1两,艾叶1两半,川椒1两,白芍药1两,当归1两,芎1两,延胡索1两,熟干地黄1两,桂心1两,川大黄1两,牛膝1两,牡丹1两,附子1两,黄耆1两。
上为末,先用酒1升,煎3-5沸,将一半药末入酒内,调入面糊,以慢火煎令稠,入余上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从高坠下,伤折腕损,内伤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
每服30丸,豆淋酒送下,1日3-4次。
阿胶1两,生地黄1两,卷柏叶1两,山药1两,大蓟根1两,五味子1两,鸡苏1两,柏子仁半两,人参半两,防风半两,麦门冬半两。
上为末。
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劳嗽出血咯血,发热晡热,口渴盗汗。
每服1丸,细嚼,麦门冬煎汤下。
阿胶半两,酸石榴皮半两,黄连1两,当归3分,肉豆蔻3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赤小豆大。
安胎气,止腹痛。
主妊娠下痢,日夜频并。
每服15丸,食前米饮送下。
枳壳、阿胶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六一散为衣。
娠妇大便闭。
每服20丸,清汤送下。
未通,可加至50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