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母汤。
知母 贝母 白茯苓 人参各15克 桃仁 杏仁各7.5克
上药研为细末。
主产后恶露上攻,流入肺经,咳嗽痰喘,或觉腹痛者。
每服9克,用水225毫升,煎至180毫升,不拘时温服。
如觉腹统痛亦服之,立有神效。
知母 贝母各等分
上药为细末。
主喘急咳嗽,痰涎壅盛。
临睡时用温开水调服。
如喘急甚,加苦葶苈末;久咳不止,加马兜铃末,如无,以粟壳代之。
贝母知母等分 干生姜1片
主肺热咳嗽,及疹后咳甚者。
上药水煎服;或为末,每服1.5~3克,沸汤送下。
知母散、二母汤、知母饮
知母5分,贝母5分,白茯苓5分,人参5分,桃仁1分,杏仁1分。
产后恶露上攻,留入于肺经,咳嗽,如伤风痰嗽,用寻常伤风药不效者。
知母散、二母汤、知母饮。
知母、贝母各等分。
上为细末。
咳嗽,痰壅喘急,喘急倒头不得,肺痨有热。
临睡时白汤调,温服。
如喘急,加苦葶苈末;如久嗽不止,加马兜铃末,如无,以粟壳代,去筋膜不制。
《成方切用》:用贝母化痰泻肺火,知母滋肾清肺金,取其苦寒胜热,润能去燥也。
知母、牡蛎粉、贝母。
上为细末。
下乳。
主乳汁不下。
本方原名三母散,与方中所用二母不符,据《本草纲目》改。
方中知母、贝母、牡蛎,《本草纲目》用量为等分,每服二钱。
知母、贝母各等分。
上药共为细末,临睡白汤调,温服,如喘急加苦葶苈末。
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原方无剂量,临床应用可给予常规用量。
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主治肺热燥咳或肺虚劳热,咳嗽痰喘,痰涎壅盛,骨蒸潮热,音哑声重,口燥舌干,舌红苔黄,脉数。
本方主治肺热燥咳或久咳伤阴,方中二母皆润燥之品,贝母化痰泻肺,配以知母滋肾清肺金,苦能泄热,寒能胜热,润能去燥。
《医方集解》:火旺烁金,肺虚劳热,能受温补者易治,不能受温补者难治,故又设此法以滋阴。
临床也有报道以二母散为基础方加味用于治疗产后咳嗽。
采用浓氨水致小鼠咳嗽反应、小鼠呼吸道酚红排泌法对二母颗粒的止咳化痰作用进行研究,并与传统剂型“二母散”进行比较,结果提示二母颗粒与二母散均表现出较好的止咳化痰作用。
知母贝母二母汤,共为细末睡前服,喘急咳嗽用之良,痰涎壅盛此堪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