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良姜各等分。
上锉细,同炒黄,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痹疾,发寒热似疟;亦治疟疾。
每服3-5丸,煎杨柳汤,空心送下。
良姜3两,干姜3两。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痼冷,腹痛脉迟者。
每服30丸,空心下。
《医方考》:腹痛之由有数种,今日脉迟,则知寒矣。
故用干姜、良姜之辛热者以主之。
辛可以破滞,热可以散寒,不滞不寒,痛斯失矣。
干姜2两,陈皮2两,良姜1两,青皮1两。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暖脾胃,散寒气。
主
每服50-70丸,生姜汤送下。
白姜、良姜各等分。
上为细末,用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虚疟。
每服30-40丸,遇发前,空心酒吞下。
如此2服而愈。
良姜1两,干姜1两,乌梅肉半两。
上为细末,水煮稀陈米粥为丸,如绿豆大,候干。
脏寒,大便血作。
每服100丸,食前温水饮送下。
良姜1两,干姜1两,青皮1两,陈皮1两,半夏1两。
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温胃破痰。
主
每服30丸,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干姜、良姜各等分。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养脾温胃,去冷消痰,宽胸下气,进美饮食。
主心脾疼痛;一切冷物所伤。
每服15丸至20丸,食后橘皮汤送下。
妊娠妇人不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