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白芍 熟地黄芩 川芎 白术各等分
上为粗末。
主阳盛血热,月经量多。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空腹时热服。
大黄 苏木 生干地黄 当归 赤芍药各等分
上药为末。
主跌打损伤,肺受风寒而为咳嗽,甚则咳吐黑血。
每次9克,温酒调服。
当归1两,赤芍药1两,艾叶1两,地榆1两,白龙骨1两,黄耆1两,厚朴3分,黄芩3分,干姜3分,甘草3分。
上为粗末。
产后赤白痢,脐下痛。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何首乌、白鲜皮、白蒺藜、甘草、当归、生地黄、白芍药、人参、黄耆、川芎。
小儿因月份未足,出生太早,初生无皮,面白肢冷,遍体浸渍,红嫩而光。
水煎服。
外用稻米粉扑之。
当归1两,防风1两,桂1两,人参1两,芎1两,玄参1两,独活1两半。
上为粗末。
产后中风,手足偏枯,言语迟涩,恍惚多忘。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当归1两,芎3分,阿胶3分,白术2两。
上为粗末。
妊娠胎萎燥。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当归1两,葱白1握。
上拌匀。
妊娠胎动,腹痛下血。
每服5钱匕,酒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当归1两,桂1两,干漆1两,虻虫1两,水蛭1两,芍药1两,细辛1两,黄芩1两,萎蕤1两,甘草1两,大黄3两。
上为粗末。
妇人寒气内搏,月水不通,腹中气满,结块寒热。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当归散”。
当归3两,防风3两,独活1两半,麻黄1两半,细辛1两,附子1个。
上锉,如麻豆大。
贼风口噤,角弓反张。
每服5钱匕,酒半盏,水1盏,加生姜1枣大,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
当归半两,肉豆蔻半两,厚朴半两,甘草半两,芍药半两,枳壳半两,白茯苓半两,人参半两。
上为粗末。
妇人月水不调,及欲来脐下痛,肢体烦热。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黄连半两,大麻子半两,当归半两。
上为末。
通血积。
主痔证。
每用1钱,嚼温酒下。
又将通真丸1粒临卧再服。
当归7钱,人参7钱,生姜7钱,厚朴半两,陈橘皮半两,大枣5个。
上锉,如麻豆大,分为二剂。
妊娠腹中冷,胎不安。
每剂以水4盏,煎取1盏半,去滓,食前分2次温服,如人行3-5里再服。
当归散
当归半两,牛膝半两,苏枋木半两,桂半两,牡丹皮半两,芍药半两,芎半两,艾叶半两,生干地黄半两,延胡索半两,桃仁半两。
上为粗末。
产后月内恶露不下。
当归散。
当归、白芍、人参、甘草、滑石、柴胡、黄芩、川锦纹、生薏。
热泪为患。
水煎服。
当归1两,败酱1两,续断1两,芍药1两1分,生干地黄1两半,竹茹半两,芎半两。
上为粗末。
产后7-8日,恶露下不绝。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当归1两,鬼箭羽2两。
上为粉末。
产后血晕欲绝。
每服3钱匕,酒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相次再服。
四物汤加白术、黄芩、地榆、阿胶。
阳气乘阴,经血过多。
当归1分,白芍1分,人参1分,甘草半分,桔梗1钱,陈皮1钱。
小儿腹痛内吊,夜啼。
水煎服。
当归、黄连、生地、熟地、郁金、杏仁、栀子、黄柏、赤芍。
目涩痛痒,羞明怕日。
上分作两服,水煎,乘热洗眼。
牛膝2钱,蒲黄2钱,当归2钱,黄连2钱,生地2钱,麦冬1钱,木通1钱,扁柏叶1钱,山栀仁1钱。
血淋。
加灯心30茎,水煎,食前服。
当归1钱,白芍药1钱,川芎1钱,生地黄1钱,白蒺藜1钱,黄耆1钱,防风5分,荆芥5分,何首乌5分,甘草5分。
妇人血风疮,血热瘾疹痒痛,脓血淋漓,发热等症;疮疥风癣,湿毒燥痒。
《疡科捷径》有甘菊花。
当归、赤芍药、白术、甘草、桂皮各等分。
上为末。
小儿客忤,腹内有恶血,夜啼如鬼祟,腹痛,唇青口紫。
每服1字。
当归1两,芍药1两,牡丹皮1两,生干地黄1两,人参1两,黄耆1两,大黄1两,升麻1两,连翘1两。
上为粗末。
产后乳痈,欲结未结,发热肿痛。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当归散
苏木、生地黄、当归、大黄、赤芍药。
上为末。
男子因打损负重,女子因劳苦用力而伤肺经,遇风寒则为咳嗽,或咳血,或至紫黑。
当归散。
《赤水玄珠》本方用苏木、生地黄、当归、大黄、芍药各等分,为末,每服四钱,或水、酒煎服亦可。
又原书治上症并配合灸肺俞穴。
当归1钱2分,芍药1钱,川芎5分,生地黄1钱,牡丹皮1钱,黄连7分,麦门冬2钱,地骨皮7分,酒黄芩7分,炒栀子6分,柴胡6分,生甘草3分。
上锉1剂。
劳心生热,鼻少见血,五心烦热。
水煎,食远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