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卷中:当归补血汤

别名

黄耆当归汤、补血汤、当归黄耆汤、耆归汤、黄耆补血汤。

处方

黄耆30克 当归6克

制法

上二味,哎咀。

药理作用

1.促进蛋白质合成 《中成药研究》1986:44,体外培养肝细胞内加当归补血汤后,尿嘧啶核苷掺入增强,细胞内核仁RNA在G1期的合成率提高,细胞增生活跃,RNA合成率高。
证明能促进RNA和蛋白质合成,对恢复肝功能有临床意义。
2.保护肝脏 《中医药信息》1986:32,通过当归补血汤对氢化可的松所致的大鼠肝损伤的实验观察,证明本方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3.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新医药学杂志》1979:56,本方对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增强作用。

功能主治

补气生血。
主劳伤血虚,产后血脱,疮疡溃后脓血过多,外伤大出血等,阴血亏虚,发热烦躁,口渴引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者。
现用于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血液病属血虚气弱者。

用法用量

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备注

方中重用黄耆大补脾肺之气,以资生血之源;配以当归养血和营,则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虚热自退。

摘录
《内外伤辨》卷中

《原机启微》卷下:当归补血汤

处方

当归 熟地黄各1.8克 川芎 牛膝 白芍药 炙草 白术 防风各1.5克 生地 天门冬各1.2克

功能主治

主失血过多,睛珠疼痛,不能视物,羞明酸涩,眼睫无力,眉骨、太阳俱酸痛。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稍热服。

恶心不进饮食,加生姜。

摘录
《原机启微》卷下

《万病回春》卷五:当归补血汤

处方

当归 香附生地黄 川芎 白芍 黄芩各3克 防风 柴胡 蔓荆子各1.5克 荆芥 藁本各1.2克

制法

上药为散。

功能主治

主血虚受风之头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万病回春》卷五

《金匮翼》卷三:当归补血汤

处方

黄耆1两,当归2钱,生地黄5钱,生草1钱。

功能主治

血虚发热。

用法用量

上作1服。
水煎,食前温服。

摘录
《金匮翼》卷三

《古今医鉴》卷九:当归补血汤

处方

当归1钱,生地黄1钱,川芎1钱,白芍1钱,防风5分,荆芥4分,藁本4分,黄芩1钱,柴胡5分,蔓荆子5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血虚头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古今医鉴》卷九

《辨证录》卷三:当归补血汤

处方

当归5钱,黄耆1两,荆芥3钱,人参3钱,白术5钱,生地5钱。

功能主治

血热妄行,九窍流血,气息奄奄,欲卧不欲见日,头晕身困。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辨证录》卷三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当归补血汤

处方

黄耆3两,当归5钱,防风1钱,羌活1钱,荆芥穗1钱半,甘草半钱。

功能主治

一切去血过多,因无血养筋,令人四肢挛急,口噤如痓。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当归补血汤

处方

当归1两2钱,炙黄耆1两,生姜3片,大枣5个。

功能主治

妇人气虚血少,经水3月1来,名日居经,艰于子息,其脉微而涩。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每日1剂

各家论述

脉微而涩,微者,阳气虚;涩者,阴血少。
黄耆味甘温,以补气;当归味辛温,以补血。
耆救其脉之微,归救其脉之涩。
更有姜、枣之一辛一甘以和营卫,立方之最当者。
每日一剂,气血自然充满。

摘录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盘珠集》卷下:当归补血汤

处方

当归、黄芩、茯苓。

功能主治

产后乍寒乍热,血虚而渴。

摘录
《盘珠集》卷下

《金鉴》卷七十八:当归补血汤

处方

薄荷5分,羌活5分,茺蔚子1钱,柴胡8分,蒺藜1钱,菊花8分,防风8分,甘草4分,生地黄2钱,当归1钱5分,白芍药1钱,川芎8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经行去血过多,肝经虚损,眼目涩痛,头痛眩晕,肿涩难开,生翳于黑睛上,或如粟米,或花翳白陷。

用法用量

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金鉴》卷七十八

《辨证录》卷十:当归补血汤

处方

黄耆5钱,当归1两,熟地5钱。

功能主治

男子血少,面色痿黄,不能生子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各家论述

方中用当归为君,用黄耆为臣,佐之熟地之滋阴,是重在补血,轻在补气,自然气以生血,而非血以助气,气血两旺,无子者易于得子,根深本固,宁至有夭殇之叹哉。

摘录
《辨证录》卷十

《症因脉治》卷四:当归补血汤

处方

当归、黄耆、柴胡、白芍药。

功能主治

三阴久疟不愈,并一切血虚发热。

注意

邪盛者不可用。

摘录
《症因脉治》卷四

《鲁府禁方》卷四:当归补血汤

处方

红花5钱,黄耆1两,当归1两,独活1两。

功能主治

打伤,血气不足。

用法用量

水1钟,煎服。

有风,加羌活1两。

注意

忌风

摘录
《鲁府禁方》卷四

方出《妇人良方》卷十五,名见《玉机微义》卷五:当归补血汤

处方

糯米1合,当归1两,黄耆1两。

制法

上细切,和停。

功能主治

妊娠下痢腹痛,小便涩。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医统》引作“当归黄耆饮”,《景岳全书》引作“当归黄耆汤”。

摘录
方出《妇人良方》卷十五,名见《玉机微义》卷五

《内外伤辩》卷中:当归补血汤

别名

黄耆当归汤、补血汤、耆归汤、黄耆补血汤

处方

黄耆1两,当归2钱。

药理作用

当归补血汤及其单味药对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新医药学杂志》:从当归补血汤及单味药黄耆、当归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的实验中可以看出:黄耆水煎剂组能明显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当归补血汤水煎剂组稍逊于黄耆水煎剂组,而当归水煎剂组与对照组比较未见到明显差异。
当归补血汤水煎剂组的作用稍逊于黄耆水煎剂组,并非由于当归存在拮抗作用,因为当归水煎剂组没有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现象,而可能是由于复方中黄耆的浓度较低的关系,当归补血汤水煎剂中黄耆含83%,而单味黄耆水煎剂中含100%。

功能主治

补气生血。
主劳倦内伤,气血虚弱,阳浮于外,肌肤燥热,面红目赤,烦渴引饮,脉洪大而虚,口舌生疮,以及妇人经行、产后血虚发热头痛、产后无乳;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临床应用

1.血虚发燥:有一患者,扑伤之后,烦燥面赤,口干作渴,脉洪大,按之如无。
余曰:此血虚发燥也。
遂以当归补血汤,二剂即止。

2.虚劳发热:一人虚劳发热,自汗。
诸药不能退其热者,服当归补血汤一剂如神。

用法用量

黄耆当归汤、补血汤、耆归汤、黄耆补血汤。

注意

阴虚潮热者慎用。

各家论述

1.《医方考》: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
或以饥困劳役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令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
此证纯象伤寒家白虎汤之证,但脉大而虚,非大而长,为可辨耳。
《内经》所谓脉虚血虚是也。
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黄耆则味甘补气者也。
今黄耆多于当归数倍,而曰补血汤者,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
《内经》曰:阳生阴长,是之谓尔。

2.《成方便读》:如果大脱血之后,而见此等脉证,不特阴血告匮,而阳气亦欲散亡。
斯时也,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故以黄耆大补肺脾元气而能固外者为君。
盖此时阳气已去里而越表,恐一时固里不及,不得不从卫外以挽留之。
当归益血和营,二味合之,便能阳生阴长,使伤残之血,亦各归其经以自固耳。
非区区补血滋腻之药,所可同日语也。

摘录
《内外伤辩》卷中

《回春》卷三:当归补血汤

处方

当归3钱,芍药3钱,生地黄3钱,熟地黄3钱,人参5分,白术8分,茯苓8分,麦门冬8分,山栀仁8分,陈皮8分,甘草3分,辰砂2分,乌梅1个,炒米100粒。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心血少而嘈,兼治惊悸怔忡。

用法用量

加大枣2个,水煎温服

摘录
《回春》卷三

《准绳·疡医》卷六:当归补血汤

处方

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防风、连翘、羌活、独活、乳香、没药、白芷、续断、杜仲。

功能主治

止痛兼补。
主金刃所伤及跌磕打扑,皮肉破损,亡血过多。

用法用量

上加生地黄煎,入童便和服。
不可用酒。

气虚,加人参、白术、黄耆。

注意

若皮肉不破损者,宜作瘀血停积治之。

摘录
《准绳·疡医》卷六

《杂病源流犀烛》卷八:当归补血汤

处方

荆芥穗、当归、生地、熟地、川芎、赤芍、黄耆、陈皮。

功能主治

虚损劳瘵,吐血泻血,女人产后,或崩漏,或诸血失道妄行,眼花头晕,渐至吐血不止,或干血痨。

用法用量

加大枣2个,乌梅1个,水煎服。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八

元·《内外伤辨惑论》:当归补血汤

组成

黄芪一两、当归二钱。

用法

上药研粗末,水煎服。
现临床常用饮片作汤剂煎服。

功效

补气生血。

主治

劳倦内伤,元气虚弱,肌热面赤,烦偈欲饮,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疮疡久溃不愈,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功能性子宫出血、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 征,又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痹证、产后便秘、视网膜炎、血尿、咳喘等病症。

1.肾性贫血:在皮下给予rHu EPO 2 000U基础上配合当归补血汤口服治疗肾性贫血32例,与皮下给予rHu EPO3000 U治疗18例对照,疗程8周。
结果:两组治疗后Hb.HCT.RBC.PLT水平均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组SBP、DBP上升程度明显小于B组;A组CRE.BUN有所下降,而B组则有所上升。

2.劝能性子宫出血:在性激素和人工周期法基础上配合加味当归补血汤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48例,与性激素和人工周期法治疗48例对照。
疗程7日。
结果:试验组痊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62.5%。

3.糖尿病肾病:Meta系统评价当归补血汤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纳入文献5篇,包括356例。
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在进行同等常规治疗的条件下,辨证使用当归补血汤可以减少患者的空腹血糖、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并提高治愈率等的变化情况。

4.肝纤维化:在西药常规护肝治疗同时配合当归补血汤治疗肝纤维化患者58例,与单纯西药常规护肝治疗58例对照。
疗程3个月。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LN、IVC和PCⅢ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治疗后两组患者ALT、AST、TBIL降低,A/G升高。

5.白细胞减少症:以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肿瘤晚期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66例,与西药鲨肝醇、利可君治疗34例对照。
疗程30日。
疗效评价以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白细胞连续2次上升至4×10的9次方/L以上为显效。
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2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
总有效率67.6%。

6.肾病综合征:在盐酸泼尼松、双嘧达莫及肝素钠治疗基础上加用当归补血汤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24例,以单纯盐酸泼尼松、双嘧达莫及肝素钠治疗24例为对照。
疗程21日。
结果:两组治疗前后TG、TC、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24小时蛋白尿定量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TG、TC、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24小时蛋白尿定量均明显下降。

方解

方本重用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以资生血之源;合以当归养血和营,以使阳生阴长,气旺血生。
临床应用以气血虚弱、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
如见气虚甚,可加人参、白术;血虚甚,加熟地黄、枸杞子;阴虚,加生地黄、麦门冬;阳虚,加菟丝子、补骨脂等。

现代研究

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细胞减少症、闭经、崩漏、疮疡久溃不愈,又用于治疗痹证、产后便秘、视网膜炎、血尿、咳喘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显著提高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清除免疫复合物,能对抗免疫抑制剂,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力;并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丙种球蛋白和抗排斥的作用。

方歌

当归补血东恒笺,黄芪一两归两钱,血虚发热口烦渴,脉大而虚宜此煎。

摘录
元·《内外伤辨惑论》
Processed in 0.060901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