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4两,生姜3两,蜜3两,青州枣2两,木香半两,沉香半两,青橘皮半两,白术半两,陈橘皮半两,干姜半两,附子半两,肉豆蔻半两,红豆蔻半两。
上13味,除前4味外为末,与半夏膏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
支饮,膈脘不利,咳嗽喘满。
每服10丸,空心煎干姜、大枣汤送下。
加至15丸。
半夏6两,桑白皮1两,生甘草1两,皂角6两,生姜6两,青皮2两,槟榔2两,木香2两,郁李仁2两。
前5味,浆水5升,同煮令汁尽,取出半夏焙干为末,后4味与前半夏末拌匀,取生姜自然汁打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消痰顺气。
主咳嗽。
方中青皮、槟榔、木香三味原脱,据《普济方》补。
半夏半斤,生姜半斤。
同研如泥,焙干为细末,用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坠痰涎。
主
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半夏2两,木香1钱,青橘皮1钱,丁香1钱,人参3分,草豆蔻3枚,槟榔3枚。
上为末,用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止逆温胃。
主留饮,宿食不消。
每服30丸,生姜、大枣汤送下,不拘时候。
人参半两,白茯苓半两,薄荷叶半两,南星半两,寒水石1两,白矾1两,干姜1两,半夏1两,白蛤粉2两,藿香2钱5分。
化痰。
主痰嗽。
上为细末,蒸饼糊为丸,如绿豆大。
每服40丸,白汤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