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煮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丁香煮散

处方

丁香、红豆、青皮、甘草、川乌、陈皮、干姜、良姜,各四两。
益智五两半,胡椒二两。

炮制

上件为粗散。

功能主治

治脾脏伏冷,胃受寒,胸膈痞闷,心腹刺痛,痰逆恶心,寒嗽中满,脏腑虚滑,饮食减少,翻胃吐逆,四肢逆冷。

但是沉寒痼冷,无问久新,功效不可俱述。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盐一捻,煎至七分,空心,食前稍热服,滓再煎,病退即止,极妙。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丁香煮散

处方

丁香红豆青皮甘草川乌陈皮干姜良姜各120克 益智165克 胡椒60克

制法

上药锉为粗散。

功能主治

主脾脏伏冷,胃脘受寒,胸膈痞闷,心腹刺痛,痰逆恶心,咳嗽中满,脏腑虚滑,饮食减少,翻胃吐逆,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盐1捻,煎至100毫升。
空腹时稍热服。
滓再煎。
病退即止。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丁香煮散

处方

丁香15克 赤茯苓桔梗 白术 白芷 桂半夏甘草人参各30克 干姜15克 槟榔高良姜 肉豆寇各7.5克

制法

上药13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主噫醋吞酸,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90毫升,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张氏家传》:丁香煮散

处方

丁香1两,神曲3两,诃子枣大者3两,干姜3两,半夏3两,厚朴3两,甘草3两,陈橘皮4两半。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脾胃不和,泄泻下痢,伤冷面色痿黄,心痛脏腑不安,症癖气块。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生姜3片,水1盏,煎至5分,食前热服,甚者两服,每日2次。

注意

忌生冷,动气物。

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张氏家传》

《普济方》卷四十九引《德生堂方》:丁香煮散

处方

母丁香1钱,没石子2个,川百药煎1钱半,甘松1两,针砂1钱半,白及2钱半,新钉子1个,诃子皮2钱,三奈子1钱。

制法

上为细末,水1大碗,煎至7分,用小瓶盛贮,用铁钉浸在药水内3日,油纸盖护,勿令灰土入内。

功能主治

乌髭发。

用法用量

临卧用掠发鬓,次早以温水洗去。

摘录
《普济方》卷四十九引《德生堂方》

《直指》卷七:丁香煮散

处方

丁香14枚,石莲肉14枚,北枣7个,生姜7片,黄秫米半合。

功能主治

翻胃呕逆,泄泻。

用法用量

《张氏医通》无“北枣”。

摘录
《直指》卷七

《传家秘宝》卷中:丁香煮散

处方

丁香1分,肉桂1分,厚朴3分,甘草3分,麻黄2分,芍药半两,诃子皮4分,大黄3分,旋覆花3分,吴茱萸2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热痰,浑身疼痛,鼻塞烦壅闷躁,头痛,一切诸气疾。

用法用量

每服如茶点,1字至半钱,温服,不拘时候。
若伤寒热痰,只半温服之。
风气常服半钱,治病1钱,去大黄1分,夏添甘草2分,秋添诃子皮2分,冬添肉桂2分。

摘录
《传家秘宝》卷中

《博济》卷二:丁香煮散

处方

丁香1两3分,蓬莪术2两,荜澄茄1两半,枳壳1两3分,藿香,沉香1两,麝香半两,芍药半两,当归3分,诃子1两,前胡1两,人参1两,京芎1两,木香3分,槟榔7个,豆蔻7个。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一切冷气攻冲,心胸不利,不思饮食,腹胁刺痛,口苦无味,吐逆及酒后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1盏,煎至5分,热服。

摘录
《博济》卷二
Processed in 0.052705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