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星,半夏,各二两;干姜、白术、良姜、茯苓各,一两;丁香、木香、青皮、陈皮,各半两。
上为细末,用神僸一两,大麦蘖二两,同研取末,打糊和药为圆,如梧桐子大。
治胃气虚弱,三焦痞涩,不能宣行水谷,故为痰饮,结聚胸膈之间,令人头目昏眩,胸膈胀满,咳嗽气急,呕吐腹疼。
伏于中,亦令臂疼不举,腰腿沉重。
久而不散,流入于脾,脾恶湿,得水则胀,胀则不能消化水谷,又令腹中虚满而不食也,此药主之。
常服温脾胃,去宿冷,消留滞,化饮食,辟雾露风冷,山岚瘴疠,不正非时之气。
但是酒癖停饮,痰水不消,屡服汤药不能作效者,服之如神。
每服五十圆至七十圆,温熟水下,不拘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