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23克 黄耆23克陈橘皮23克滑石30克 黄芩15克 榆白皮30克瞿麦90克 韭子30克甘草15克
上药捣细罗为散。
主膏淋,脐下妨闷,不得快利。
每于空腹时以清粥饮调下6克。
沉香15克 石韦15克滑石15克 当归15克瞿麦15克 白术23克 甘草7.5克葵子23克 赤芍药23克 王不留行15克
上药捣细罗为敞。
主冷淋。
脐下妨闷,小便疼不可忍。
每于空腹时煎大麦饮凋下6克。
以通利为度。
沉香23克白术 茯苓各15克 木通 当归 橘皮 青皮 大腹子 大腹皮 槟榔 芍药各30克 甘草45克 白芷90克 紫苏叶120克 枳壳90克
上药为末。
理气宽中,通噎进食。
主五噎五膈。
胸中久寒,诸气结聚,呕逆噎塞,食饮不化,结气不消。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05毫升,空腹时温服。
方中原无沉香,疑脱,现据《古今医统》卷二十七补。
沉香石韦滑石,王不留行 当归各15克 葵子白芍药各23克 甘草橘皮各7.5克
上为细末。
主气淋。
因五内郁结,气不得舒,阴滞于阳,而致壅闭,小腹胀满,小便不通,大便分泄,小便方利。
每服6克,空腹时煎大麦饮调下。
沉香饮。
沉香木香枳壳各15克 萝卜子30克
上药哎咀。
主气滞腹中,胀满喘急,眠睡不得。
每服6克,用冰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服,不拘时候。
沉香1两,木香1两,丁香1两,熏陆香1两,麝香1分,川大黄2两。
上为粗散。
毒肿入腹,心闷腹胀,不欲饮食。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沉香1分,木香1分,枳壳1分,乌药4两。
上为细末。
膈气。
每服2钱,加盐少许,以沸汤调下。
沉香半两,黄耆半两,白敛1分,川朴消1分,川大黄1分,甘草1分。
上为粗散。
痈疖。
每服1钱,水1小盏,加麝香少许,煎至5分,去滓温服。
沉香3分,槟榔1两,丹参3分,赤芍药3分,白蒺藜3分,枳壳3分,赤茯苓3分。
上为粗散。
阴肿不消,发歇疼痛。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沉香1两,赤芍药1两,紫苏茎叶1两,木通1两,诃黎勒皮2两,槟榔1两,红雪2两,吴茱萸半两。
上为散。
脚气冲心,烦闷喘促,脚膝酸痛,神思昏愦。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沉香3分,木瓜1两,防风半两,羚羊角屑半两,桂心半两,熟干地黄1两,诃黎勒皮1两,人参半两,牛膝3分,酸枣仁半两,白茯苓3分,石斛1两,黄耆3分,附子1两,白术3分,羌活半两,甘草半两。
上为散。
脚气,春夏防发。
或肝肾风虚,脾气乏弱,但觉昏闷,不欲饮食。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沉香半两,石韦半两,滑石半两,当归半两,瞿麦半两,白术3分,甘草1分,葵子3分,赤芍药3分,王不留行半两。
上为细散。
冷淋,脐下妨闷,小便疼不可忍。
每服2钱,食前煎大麦饮调下。
以通利为度。
沉香1两,木香1两,青橘1两,陈橘1两,郁李仁1两,人参1两,豆蔻半两,槟榔半两,肉桂半两,甘草半两,干姜半两。
上为末。
进食和气;通关利膈气。
主脾元气不和,中焦痞闷,气滞噎塞,小便不利。
每服1大钱,水1盏,煎至7分,不拘时候温服。
沉香3分,黄耆3分,陈橘皮3分,滑石1两,黄芩半两,榆白皮1两,瞿麦3两,韭子1两,甘草半两。
上为细散。
膏淋,脐下妨闷,不得快利。
每服2钱,食前以清粥饮调下。
沉香汤
沉香3分,地骨皮1两,麦门冬1两,当归1两,川大黄1两,川升麻1两,木香3分,玄参1两,枳壳1两,羚羊角屑1两,独活1两,甘草1两,赤芍药1两,防风3两。
上为散。
石痈。
沉香汤。
沉香1两,麦门冬1两,木香1两,川升麻1两,麻黄3两,川大黄1两。
上为散。
发背,肿如杏,或如鸡子者。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人参1两,沉香1两,木香1两,白术1两,干葛1两,白茯苓1两,藿香1两,蛤粉5钱。
调心气,止渴生津,醒酒。
主
上咀。
每服3钱,水1盖半,煎至7分,去滓,空心大口服,1日2-3次。
沉香汤
沉香3分,麦门冬1两,赤芍药1两,玄参1两,甘草1两,枳实1两,川升麻1两,前胡1两,葳蕤半两,黄耆半两,生干地黄1两,犀角屑3分,川大黄2两,麝香1分。
上为粗散。
发脑,疮肿焮赤疼痛,烦躁。
沉香汤。
沉香半两,蜀椒1分,甘草1两,乌药1两,当归1两,芎1两。
上为末。
妊娠内积冷气,腹中切痛。
每服2钱匕,以温酒调下,热汤亦得,不拘时候。
沉香1两,桑寄生1两,射干1两,川升麻1两,防风3分,熏陆香3分,麝香1分,川大黄1两半,藿香3分,连翘1两。
上为粗散,加麝香研匀。
瘰疬寒热,结肿疼痛,心胸壅滞。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每日3-4次。
沉香半两,赤芍药半两,酸石榴皮半两,桔梗半两,槟榔1两,川芒消1两。
上为散。
中恶心痛不可忍。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5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沉香汤
沉香半两,槟榔半两,大附子半两,人参半两,茯苓半两,当归半两,官桂半两,前胡半两,黄耆半两,枳壳半两,干姜半两,柴胡1两,雀脑穹半两,诃子1两,甘草1两,五味子1两,半夏2两,草豆蔻3分。
上为末。
散滞气。
主五劳七伤,寒热无力,小便黄赤,吃食无味,心多惊悸,骨节酸疼,心胸痞闷,两胁疼痛。
沉香汤。
萆薢半两,续断半两,木香1两,芎1两,当归1两,茯苓1两,甘草1两,石斛1两,牛膝1两,枳壳1两,细辛1两,防风1两。
上为细末。
治肾脏,益元气,养精神。
主
本方名沉香散,但方中无沉香,疑脱。
沉香汤
沉香1两,白豆蔻肉1两,青橘皮1两半,高良姜3分,肉桂1两,槟榔3分,吴茱萸3分,厚朴3分。
上为散。
脾脏虚冷,不思饮食,及冷气攻,腹胁疼痛,四肢少力,口吐酸水,吃食无味。
沉香汤。
沉香3钱,白茯苓3钱,酸枣仁2钱,人参2钱,天麻2钱,芎2钱,陈橘皮2钱,藿香叶1钱,甘草1钱,白僵蚕1钱。
上为细散。
心气虚弱,惊悸,夜卧不宁。
每服1钱匕,食后以生姜汤调下,日2夜1。
蓬术3两,天台乌药3两,茴香3两,肉桂1两半,益智仁半两,沉香1两半,玄胡索1两半,荜澄茄1两半。
上为细末。
沉寒痼冷,奔豚,小肠疼痛,阴核偏大,久不愈。
每服1钱,空心、食前以温酒、盐汤任调下。
白扁豆2两,茯苓2两,山药2两,人参2两,甘草2两,莲肉2两,砂仁2两,桔梗2两,薏苡仁2两,干葛8两,沉香8两。
上为末。
三消。
上盛下虚,诸药不效。
每服方寸匕,以姜汤调服,1日2次。
沉香3钱,川芎半两,桂心半两,白芍药半两,甘草3钱,当归3钱,牡丹皮11铢,蒲黄半两。
上为细末。
产后血未尽,分入四肢浮肿,腹胀气急。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
以血去肿消为效。
沉香1两,白檀香1两,乌药1两,山芋1两,甘草1两,白茯苓1两,京三棱1两,前胡1两,桔梗1两,人参2两。
上为细散。
胃热肠寒,食已善饥,小腹痛胀。
每服1钱匕,加盐少许,以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沉香1两,附子1两,川楝子1两半。
上为细末。
寒疝,小腹坚满,攻作不定,时发疼痛;肾虚受邪肿胀;及脏寒气弱,脐常痛。
每服1钱半,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盐少许,煎至7分,空心服。
沉香1两,白蒺藜3分,酸枣仁3分,羌活1两,枳壳1两,桂心3分,羚羊角屑3分,赤茯苓1两,防风3分,赤芍药3分,附子1两,甘草半两,牛膝1两,槟榔1两。
上为粗散。
脚气疼痛,皮肤不仁,心胸顿壅,不能下食。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沉香半两,石韦半两,滑石半两,当归半两,王不留行半两,葵子3分,白芍药3分,甘草1分。
上为细末。
冷淋脐下痛,小腹妨闷。
每服1钱,食前煎大麦饮调下。
1日2-3次。
沉香3分,赤芍药1两,木通3分,紫苏茎叶1两半,吴茱萸半两,槟榔2分,川朴消1两。
上为粗散。
伤寒后脚气冲心,烦闷气促,脚膝酸困,昏沉不利。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沉香1两,五加皮1两,枳实半两,桂心1两,槟榔1两,附子半两,当归半两,木香半两,川大黄1两。
上为细散。
伤寒后,腰间气滞,流注脚膝疼痛。
每服2钱,食前以葱白汤调下。
沉香1两,吴茱萸半两,槟榔1两,青橘皮1两,附子1两半,茴香子半两。
上为细散。
肾脏积冷,气攻心腹疼痛,四肢逆冷,不思饮食。
每服1钱,不拘时候,以热酒调下。
沉香2分5厘,香附2钱,木瓜2钱,缩砂5分,甘草1钱,槟榔5分,盐少许。
脚气,气急毒攻者。
水煎,去滓,纳槟榔、盐搅调,分温服。
沉香1两半,附子1两,槟榔1两,肉桂1两,陈橘皮1两,茴香子1两,当归半两,丁香半两。
上为细散。
虚劳,心腹痛,小腹滞闷。
每服2钱,食前以热酒调下。
沉香1两,石斛1两,黄耆1两,桂心1两,白茯苓1两,白术1两,天门冬1两,白芍药1两,当归1两,羌活1两,附子1两,防风1两,陈橘皮1两,熟干地黄2两,甘草半两。
上为粗散。
风劳,气攻四肢拘急,背膊常痛,肌体萎弱,不欲饮食。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沉香1两,附子2两,肉豆蔻1两,肉桂3分,青橘皮3分,茴香子3分,蓬莪术3分,阿魏3分。
上为细散。
肾脏冷气,卒攻脐腹,疼痛不可忍,手足逆冷。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赤小豆1合,人参1两,甘草1两,瞿麦1两,黄芩1两,黄耆1两,白敛半两,当归1两,沉香1两。
上为细末。
内消毒气。
主发背,燥渴疼痛。
每服2钱,以温水调下,1日2-3次,不拘时候。
沉香1分,茯苓1分,甘草1钱,丁香1钱,藿香1钱,木香半钱,官桂半钱。
上为末。
补虚调胃,进饮食。
主霍乱吐泻。
婴孺每服1字,2-3岁每服半钱,5-7岁每服1钱,以紫苏、木瓜汤调下,日3次。
沉香1钱,紫苏1钱,白蔻仁1钱。
上为末。
胃冷久呃。
每服5-7分,以柿蒂汤送下。
沉香1两,神曲1两,舶上茴香1两,陈皮1两,甘草半两,白术半两,干姜1分,草果3个。
上为细末。
冷气攻注,心腹胀满疼痛,吞酸膈痞,气促壅逆,不纳饮食。
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紫苏7叶,同煎至7分,去滓,加盐少许,空心食前服;中酒呕吐,加盐点或酒调下亦得。
沉香半两,紫苏子3分,赤茯苓1两,木香半两,诃黎勒1两,柴胡1两,鳖甲1两,陈橘皮1两,桂心半两,白术半两,槟榔1两。
上为粗散。
气劳,心腹满闷,身体羸瘦,脚膝微肿,不能饮食。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沉香1两,白术3分,防风3分,石龙芮3分,细辛3分,天雄3分,牛膝3分,萆薢3分,黄耆1两,当归3分,石斛1两,桂心1两半,杜仲3分,木香3分,五味子半两,人参1两。
上为散。
肾脏风冷气,腰脊相引痛,脚膝疼痹,体虚无力。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稍热服。
沉香半两,白豆蔻半两,青橘皮3分,高良姜3分,附子3分,京三棱半两,桂心1两,白茯苓3分,当归半两,木香半两,槟榔半两,白术3分,吴茱萸半两,厚朴1两。
上为粗散。
肾脏虚冷,气攻腹胁疼痛,或多呕吐,不思饮食,两胁胀满,四肢羸瘦。
每服5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沉香半两,人参半两,陈橘皮半两,红豆蔻3分,白术半两,桂心半两。
上为粗散。
脾胃气虚弱,不能饮食,食饮即吐,心腹时痛。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沉香1两,川升麻1两,细辛1两,白芷1两,地骨皮1两,黑附子1分。
上为细末。
老人久患冷牙疼不可忍者。
每用1钱,白汤温服,冷即吐了。
沉香1两,木香3分,桃仁3分,荜澄茄3分,桂心3分,附子1两,茴香子3分,白蒺藜3分,槟榔1两。
上为细散。
膀胱虚,冷气攻腰间,及腹胁疼痛。
每服2钱,食前以生姜热酒调下。
沉香半两,葫芦巴半两,肉豆蔻半两,槟榔3分,木香3分,桂心半两,茴香子半两。
上为细散。
盲肠气疼痛。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香附子1两,细辛半两,川芎1分,白芷1分,白僵蚕1分,地龙1分。
上为细末。
牙风肿痛。
揩疼处。
沉香半两,升麻半两,白芷半两,藁本半两,细辛半两,丁香半两,寒水石2两。
上为散。
口臭。
每日早取柳枝,咬枝头令软,摭药揩齿,暖水漱,复以绵揩之令净。
沉香1两,五味子半两,人参1两,远志半两,天门冬半两,石斛1两,桂心1两,牛膝1两,黄耆1两。
上为散。
虚劳少气无力。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沉香3分,大腹皮1两,赤茯苓1两,木香半两,枳壳3分,槟榔1两,吴茱萸半两,赤芍药1两,桂心3分,川大黄2两,诃黎勒皮1两,桑根白皮1两。
上为粗散。
脚气,心腹胀满,四肢壅闷,不思饮食。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好沉香半两,阿胶半两,结实人参1两,桑白皮1两,陈皮半两,紫苏子半两,甘草1分。
上为细末。
定喘止嗽。
主
每服2钱,加生姜3片,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通口服。
气虚人,桑白皮减半。
沉香半两,丁香半两,木香1两,藿香叶1两,甘草1两,缩砂仁1两。
上为末。
小儿吐泻,不患乳食,腹满。
3岁每服半钱,食前以紫苏、木瓜汤调下。
沉醉香散、沉香白牙散
沉香1钱,麝香1钱,细辛半两,升麻2钱半,藁本2钱半,藿香叶2钱半,甘松2钱半,白芷2钱半,石膏4两,寒水石2两。
上为细末。
揩齿莹净令白。
主口臭。
沉醉香散、沉香白牙散。
沉香1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熟干地黄2两,柴胡1两,栝楼根半两,白术3分,麦门冬1两,黄耆1两半。
上为粗散。
痈脓溃已绝,肌肉内虚,尚有余热。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小麦50粒,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沉香1两,舶上茴香1两,青橘皮1两,胡椒1两,荜澄茄1两,川楝子1两,陈橘皮1两。
上生杵为末。
正气补元。
主伤寒,呕,结痞,心胸真气虚弱,脉息沉细者。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夺命沉香散”。
沉香1分,麝香半两,地骨皮1两,当归半两,升麻半两,防风半两,芎3分,桂1分,甘草半两,黄柏半两,凝水石1两。
上为散。
风疳龈肿,牙齿浮动。
每用1钱匕,敷齿根;或以绵裹,如弹子大,含化咽津。
沉香汤
沉香1两,桂心1两,附子1两,白龙骨1两,木香3分,当归2分,枳实3分。
上为散。
小肠虚冷,脐下急痛,小便滑数。
沉香汤。
沉香半两,石韦半两,滑石半两,当归半两,王不留行半两,瞿麦半两,黄连7钱半,细辛2钱半,甘草2钱半。
上为末。
冷淋。
每服2钱,以大麦汤调服,以利为度。
沉香3分,枇杷叶3分,前胡1两,半夏半两,白术3分,诃黎勒皮1两,人参3分,黄耆1两,桂心半两,五味子半两,细辛半两,白茯苓1两,陈橘皮3分,甘草半两。
上为散。
虚穷上气,脾胃气弱,胸膈多痰,食饮无味,神思昏闷,肢节烦疼,体虚乏力。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天台乌药6两,北细辛4两,淡吴萸1两5钱,川古勇连4钱,广新会皮5两,广木香3两,广郁金3两,紫降香3两,制半夏3两,黑沉香1两。
上药各为细末,和匀。
停寒积饮,肝胃气痛,痞结胀满,呕逆酸水,痰涎诸证;及寒中霍乱,上吐下泻,心腹绞痛,厥逆,脉微欲绝者。
每服1-2钱,以开水调吞。
鸡内金2两,大盔沉1两,海蛤粉5钱,海浮石5钱。
上为极细末。
消水止痛,镇咳去痰。
主咳嗽气逆,胸胁刺痛,呼吸气促,肋部蓄水,背寒胸满,大便泄泻,小便不利,腹胀肢肿,夜不能卧,痰饮湿盛,脾不行水,遍身浮肿。
每服2钱,饭前以黄酒冲服。
服后3小时微汗为宜。
忌烟、酒、腥辣。
乌药3两,沉香1两,木香1两,人参1两,白术1两,白茯苓1两,甘草1两,丁香半两,檀香半两,白豆蔻半两,青橘皮半两,京三棱1两半,蓬莪术1两半,香附子1两半。
上为细末。
御邪正气,调中进食,辟雾露岚湿之气。
主中脘气塞,元脏虚冷,胸膈痞闷,脐腹痛,气噎不快,绕脐虚鸣,呕吐酸水,泄利虚滑,心痛气刺,气促逆冷,倦怠少力,不美饮食,口苦舌涩,呕逆恶心,噫气吞酸,胁助疼痛,喘满气逆,小便频数,及妇人脾血冷气,发作不常,及中恶腹痛,蛊毒疰忤。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枚,同煎至7分,加盐少许,空心热服,或以热酒调下。
沉香3分,赤芍药3两,酸石榴皮1两,桔梗3分,槟榔1两,大腹皮3分,紫雪1两。
上为粗散。
九种心痛,面色青,心腹妨闷,四肢不和。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7寸,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沉香半两,青皮半两,甘草半两,蓬术2两,京三棱1两,香附子1两,舶上茴香1两,桃仁1两。
上锉,慢火炒令黄色,为细末。
膀胱肾气,小肠疼痛不可忍者。
每服2钱,食前炒葱、酒调下。
白术半两,茯苓半两,木通1两,当归1两,橘皮1两,青皮1两,大腹子1两,大腹皮1两,芍药1两,甘草1两半,白芷3两,紫苏叶4两,枳壳3两。
上为末。
宽气通噎,宽中进食。
主五噎五膈,胸中久寒,诸气结聚,呕逆噎塞,食饮不化,结气不消。
本方名沉香散,但方中无沉香,疑脱;《医统》有沉香。
沉香1钱,木香1钱,当归1钱,白茯苓1钱,白芍药1钱。
妇人一切血气刺痛,不可忍者,及男子冷气痛。
上咀。
每服1钱,水3盏,银石器内文武火煎数沸;加全陈皮1个,又煎10沸;加好醋1盏,又煎10数沸;加乳香、没药如皂角子大1块,同煎至1盏,去滓,通口服,不拘时候。
沉香1分,乳香1分,安息香1分,丁香1分,没药1分,青橘皮1分,牛膝半两,当归半两,威灵仙半两,羌活1两,莱菔子1两。
先将前十味为散,次入莱菔子膏拌,再罗令匀。
脚气疼痛不仁,浸淫昏冒,乍发乍歇,食少无力,日渐羸瘦。
每服1钱匕至1钱半,空心、午时、夜卧各以温酒调下;生姜汤调亦得。
若要通气,即用大蒜1枚、生姜半两、绿豆2合,以水4升,一处煮豆烂,取汁1升,多用2合,调下1钱半匕,其绿豆亦须食尽。
沉香半两,木香半两,陈橘皮半两,桂心半两,槟榔1两,郁李仁1两,枳壳1两,川大黄1两,诃黎勒1两。
上为细散。
气胀,心腹满闷,胸胁痛,气壅不通。
每服1钱,以生姜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沉香半两,陈橘皮半两,人参半两,木香1两,茯苓1两,甘草1两,白术2两。
上为细散。
匀气利膈。
主妊娠腹满,不思饮食。
每服2钱匕,加盐少许,食前以沸汤点服。
茯苓2钱,沉香1钱,丁香1钱,木香1钱,藿香1钱,川厚朴1钱,甘草1钱。
上为末。
生胃气,止吐泻。
主小儿慢惊。
每服1字,米饮调下。
沉香1两,木通1两,白牵牛1两,青皮1两,枳壳1两。
上为粗末。
气涩不通利,饮食不得息。
每服5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稍热服。
沉香半两,石韦半两,滑石半两,王不留行半两,当归半两,葵子3分,白芍药3分,甘草1分,橘皮1分。
上为细末。
五内郁结,气不得舒,阴滞于阳,而致气淋壅闭,小腹胀满,使溺不通,大便分泄,小便方利。
《丹溪心法附余》有木香、青皮各二钱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