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破故纸、茴香,各四两;干姜一两,葫芦巴三两,附子一两半。
上为细末。
治膀胱小肠气痛,脐下撮疼,上冲心腹,面色萎黄,脚下隐痛,四肢倦怠,不思饮食,夜多旋溺,外肾瘙痒。
每服二钱,空心,食前,热酒调下。
川楝子肉、马兰花、舶上茴香各等分。
上为末。
疝。
每服半钱,葱汤调下,1日3次。
川楝子1两,青皮1两,木香2两,舶上茴香1两,巴豆50枚。
上1处,炒令黄色,去巴豆不用,再入海金沙1钱,桂府滑石1钱半,同杵细末。
小肠气,膀胱气,痛不可忍。
每服1钱,煎葱白酒热下。
橘核1钱半,川楝肉1钱半,山楂1钱半,香附1钱,青皮1钱,吴茱萸1钱,玄胡索1钱,小茴香1钱,山栀子1钱,苍术1钱。
上锉。
定痛。
主诸疝。
加生姜3片,水煎,食前服。
湿胜,加荔枝核1钱。
川楝子4两,破故纸4两,茴香4两,干姜1两,葫芦巴3两,附子1两半。
上为细末。
膀胱小肠气痛,脐下撮疼,上冲心腹,面色萎黄,脚下隐痛,四肢倦怠,不思饮食,夜多旋溺,外肾瘙痒。
每服2钱,空心、食前热酒调下。
川楝子49个,茴香半两,青木香半两,辣桂2钱半,南木香2钱半。
上为末,酒调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膀胱小肠气,木肾,诸疝通用;外肾胀大、麻木、痛硬及奔豚疝气偏坠。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川楝丸”。
打坠瘀血证,本方加玄胡索半两,以没药研为末,调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