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散》

《景岳全书》卷五十三:参苓散

处方

人参 酸枣仁 白茯苓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主睡中汗出。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空腹时用米饮调下。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三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参苓散

处方

人参1两,白茯苓1两,藿香叶1两,丁香枝半两,甘草半两,葛根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胃气逆,干呕恶心。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参苓散

处方

人参1两,白茯苓4两,莲肉8两,薏苡仁6两,甘草2两,芡实粉5两,砂仁5钱,白扁豆4两,桔梗1两。

制法

上为末,欲留久,跌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养胃气。

用法用量

方能久贮。
每服2钱,米汤或枣汤调下。

摘录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

《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形证论》:参苓散

处方

人参1钱,麻黄1钱,甘草1钱,款冬花1钱,小半夏半钱,葶苈半钱,马兜铃3个。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嗽化痰。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桑皮汤送下。

摘录
《幼幼新书》卷十五引《形证论》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参苓散

处方

人参3分,白茯苓3分,黑豆黄3分,陈橘皮3分,京三棱2两,青橘皮1两,麦糵1两,木香半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脾脏气虚,风冷乘之,正气相击,心腹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加生姜、盐少许,沸汤点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普济方》卷三六九:参苓散

处方

人参1分,茯苓1分,甘草1分,白术1分,黄芩半两,干葛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风吹着,浑身壮热,头疼面赤多渴。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5分,加生姜1片,大枣半个,煎至4分。
通口服之。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六九

《医统》卷八十八:参苓散

处方

人参2分,白术2分,猪苓2分,泽泻2分,干姜2分,赤茯苓2钱,木通2钱。

功能主治

小儿受湿,身痛面浮,发热恶风,多汗作呕,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上咀。
入灯心10茎,车前子1撮,水煎,食前服。

摘录
《医统》卷八十八

《幼幼新书》卷六引《丁时发传》:参苓散

处方

人参1分,茯苓1分,白附子1分,羌活1分,甘草1分,芍药1分,白术1分,犀角屑半分,京芎半分,藿香半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通惊气。
主小儿解颅。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水1盏,用少金、银同薄荷3叶煎至3分,温服。

摘录
《幼幼新书》卷六引《丁时发传》

《普济方》卷三七○:参苓散

处方

人参1钱,茯神1钱,麻黄半两,白术2钱,干葛1钱半,白芍药1钱,升麻1钱,甘草2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镇心,化痰涎。
主小儿患惊风,伤寒咳嗽,身热胸膈下不快,睡卧不安,或疹痘不能匀遍。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水5分盏,薄荷1叶,同煮3分服。

如热盛,再与青金丹、桃柳条7寸,煮汤下。
微利相间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七○

《传信适用方》卷一引何伯应方:参苓散

处方

人参2两,茯苓1两,白术20两,桔梗10两,橘红6两,香白芷3两,芍药1两,当归2两,川芎1两半,半夏1两,厚朴2两,官桂春夏3两,秋冬4两,枳壳4两,干姜春夏1两半,秋冬2两,麻黄,春夏2两,秋冬3两,甘草3两。

制法

上各净洗焙干,除芎、桂、枳壳别杵外,诸药同为粗末。
分作6分,于大铁锅内以文武火炒令微赤黄为度,不可令焦,须搅匀取出,以净纸衬安板床上侯冷,勿令侵尘土,入前枳壳,官桂,川芎和匀,杵为细末。

功能主治

伤寒,百节疼,一切虚劳气痰。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3片,葱2寸,同煎7分,通口服,不拘时候。

摘录
《传信适用方》卷一引何伯应方

《卫生总微》卷十:参苓散

处方

人参1分,茯苓1分,白附子1分,羌活1分,白术1分,肉桂1钱,犀角1钱,藿香1钱,川芎1钱,芍药1钱,甘草1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伤风冷,脾胃不调,一切吐泻。

用法用量

每用半钱,金银薄荷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

《卫生总微》卷五:参苓散

处方

人参半两,茯苓半两,甘草1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忽作惊状,目上视,手足强,未可取惊药,宜先与此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空腹温汤调下。

摘录
《卫生总微》卷五

《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吉氏家传》:参苓散

处方

人参半两,茯苓半两,山药半两,干草半两,麦门冬半两,黑附子半两,桔梗半两,甘草半两,莲子心1钱,木香1钱,藿香1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吐泻。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紫苏米饮调下。

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吉氏家传》

《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庄氏家传》:参苓散

处方

人参1两,茯苓1两,川芎1两,甘草半两,芍药半两,黄耆半两,青皮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因积成疳,久致脾胃虚弱,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1小盏,煎3-5分,去滓温服。

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庄氏家传》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惠眼观证》:参苓散

处方

白术半两,人参1分,茯苓1分,紫苏子1分,甘草1分,木香半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常服养气安神,益胃。
主胃气不和。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浓煎枣汤调下。

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惠眼观证》

《医统》卷五十一:参苓散

处方

酸枣仁、人参、白茯苓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睡中汗出。

用法用量

每服3钱,食远米饮调下。

摘录
《医统》卷五十一
Processed in 0.056209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