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故纸小茴玄胡索 牛膝当归 杜仲黄柏知母
主肾虚腰痛。
上药锉一剂。
加生姜,水煎服。
磁石1两,五味子2两,附子2两,防风2两,黄耆2两,牡丹皮2两,桂2两,甘草2两,桃仁2两。
上咀,如麻豆大。
肾虚忪悸恍惚,眼花耳聋,肢节疼痛,皮肤搔痒,小腹拘急,面色常黑,黄疸消渴。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煎取8分,去滓,空心顿服。
人参1两,茯苓1两,白术1两,黄耆1两,附子1两,沉香4钱,木瓜1两半,羌活半两,甘草1分,芎1分,紫苏3分。
上锉散。
温脾补肾。
主寒疝入腹,上实下虚,小腹痛,时复泄泻,胸膈痞满,不进饮食。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
呕,加半夏半两,生姜7片,添水作1盏半,煎服。
《医略六书》:气阴两虚,风寒袭入经中,筋脉失所营养,故虚疝时发,倦怠欲睡。
人参扶元补气,黄耆补气益卫,附子补真阳以御邪,白术健脾元以运化,川芎行血中之气,小茴散经中之寒,茯苓清治节,甘草缓中气,羌活散气分之风寒,苏叶散血分之风寒,沉香降逆气以平疝,生姜温胃气以除疝也。
水煎温服,使阳气内充,则风寒解散而筋脉得养,虚疝自平。
磁石2两,附子2两,黄耆1两,五味子1两,当归1两,白茯苓1两,石斛1两,芍药1两,人参1两,沉香1两,桂1两半,陈橘皮3分,枳壳半两,蜀椒半两。
上咀,如麻豆大。
肾脏虚冷,气攻两胁下胀,小腹急痛,胸中短气。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如枣大,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磁石2两,牛膝1两,桂心1两,黄耆1两半,人参1两,白茯苓1两,独活1两,芎1两,当归1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白蒺藜1两,附子1两,泽泻1两,汉椒1两。
上为粗末。
虚劳肾脏乏损,耳聋体瘦,脚膝少力,疼痛。
每服用羊肾1对,以水1大盏半,煎至1盏,去肾,下药末半两,更煎至6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分2次温服。
杜仲1大斤,五味子半大升。
上切,分14剂。
腰痛。
每夜取1剂,以水1大升,浸至五更,煎3分减一,滤取汁,以羊肾3-4枚,下之,再煮3-5沸,如作羮法,空腹顿服;用盐、酢和之亦得。
熟地2钱,杜仲1钱,当归8分,白芍8分,芡实1钱,车前8分,山药1钱,木通8分。
补肾。
主
水煎服。
当归、熟地、菟丝子、杜仲、破故纸、巴戟天、山萸、杞子、山药、淡苁蓉、淮牛膝、葡萄肉。
腰痛成龟背症。
制附子、茯苓、半夏、木香、牛膝、补骨脂。
右胁作痛,咳嗽头痛,嗽必努力,痰清稀者。
痰虽在胁、在胃、在脾,而实归于肾火之衰。
故用附子迅补真火以强土,茯苓、半夏以除脾湿,木香以疏中州湿滞之气,牛膝以引左气下行归肾,骨脂以引右气下行归肾。
药虽数味,针芥不差。
补肾散
杜仲1大斤。
上切,分作14剂。
腰痛。
补肾散(《普济方》卷一五六引《十便良方》。
黄耆1两半,人参1两,白茯苓1两,独活1两,芎1两,当归1两,芍药1两,白术1两,蒺藜子1两,附子1两,泽泻1两,蜀椒2两。
上锉,如麻豆大。
肾脏虚损,耳作蝉鸣,腰疼。
每服5钱匕,以水2盏,先煎羊肾1只至1盏半,入药煎取8分,去滓空心顿服。
芒消2两,矾石2两,大豆。
肾气不足。
方中大豆用量原缺。
熟地2两,山萸肉3两。
肾虚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
水5碗,煎1碗,加肉桂3钱,再煎至7分,空心1次服完,1日1剂。
10日即愈。
食物下喉即吐者,去肉桂,加麦冬3钱煎服,10日即愈,后服用六味地黄丸2月。
磁石2两半,五味子半两,防风半两,白茯苓半两,黄耆半两,生姜半两,桂半两,甘草半两,人参半两,当归半两,玄参半两,羊肾1具。
上锉,如麻豆大,分作5剂。
肾虚厥寒,面黑耳枯,脐腹冷痛,倦怠。
每剂以水5盏,煎取3盏,去滓,分3次温服。
人参1钱,白茯苓1钱,白术1钱,五味子1钱,川芎1钱,甘草8分,黄耆8分,熟地8分。
肾虚耳鸣。
用水2钟,加红枣2枚,煎8分空心服。
当归1钱,白芍1钱,生地黄1钱,熟地黄1钱,陈皮1钱,小茴香1钱,破故纸1钱,牛膝1钱,杜仲1钱,白茯苓1钱,人参5分,黄柏7分,知母7分,甘草3分。
上锉1剂。
肾虚腰痛。
加大枣2枚,水煎服。
如常服,可合丸药,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米汤送下,酒下亦可。
痛甚者,加乳香、砂仁、沉香、去白芍、生地、陈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