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肝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补肝汤

处方

山茱萸 甘草桂心各30克 细辛茯苓 桃仁柏子仁 防风各60克 川乌头15克

制法

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

暖肝补虚。
主肝经虚寒,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不乐,肢冷腹痛,目视琉琉,或左胁偏痛,筋痿脚弱。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3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摘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

《兰室秘藏》卷下:补肝汤

处方

黄耆2.1克 炙甘草1.5克 升麻 猪苓各1.2克 白茯苓 葛根 人参各0.9克 柴胡 羌活 陈皮 连翘 当归身,黄柏泽泻 苍术 曲末 知母 防风各0.6克

制法

上药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

主前阴冰冷,阴汗,两脚软弱无力。

用法用量

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酒、湿面。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下

《医学六要》卷七:补肝汤

处方

生地 当归 白芍 枣仁 川芎 木瓜 炙甘草

功能主治

养血滋阴,柔肝舒筋。
主虚劳肝血不足,筋缓不能行走,眼目昏暗;或头痛,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物昏花,急躁易怒;或肢体麻木,筋惕肉瞤,舌干红,脉弦细数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备注

本方由四物汤加味而成。
方中四物汤滋养阴血;酸枣仁、木瓜、甘草酸甘化阴,柔肝舒筋。
合用共奏养血滋阴,柔肝舒筋之功。

摘录
《医学六要》卷七

柴国剑方:补肝汤

处方

附子9克,白术9克,白芍9克,桂枝6克,炙甘草4.5克,青皮4.5克,陈皮4.5克,当归12克,鸡血藤15克。

功能主治

温阳补气养血。
主肝气虚,脾阳弱,气血两亏。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柴国剑方

《圣济总录》卷十九:补肝汤

处方

白茯苓1两2钱,乌头4枚,薏苡仁1两,独活1两,附子2枚,柏子仁2两,防风2两,细辛2两,山茱萸3分,桂3分,甘草半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入研药拌匀。

功能主治

肝痹。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枚,同煎数沸,去滓,取1盏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二:补肝汤

处方

防风、细辛、白茯苓、柏子仁、桃仁、桂、甘草、山茱萸、蔓荆实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肝虚,两胁满痛,筋脉拘急,不得喘息,眼目昏暗,面多青色。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3枚,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1日2次,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补肝汤

处方

天门冬、酸枣仁、柴胡、当归、羌活、防风、桂、细辛、赤茯苓、升麻、秦艽、黄耆、杜仲、鳖甲、鹿茸、牛膝、天麻、黄明胶、山茱萸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肝劳。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脉症正宗》卷一:补肝汤

处方

生地2钱,当归1钱,白芍8分,柴胡6分,杜仲8分,枣仁1钱,车前8分,牛膝8分。

功能主治

补肝。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脉症正宗》卷一

《千金》卷十一:补肝汤

处方

甘草1两,桂心1两,山茱萸1两,细辛2两,桃仁2两,柏子仁2两,茯苓2两,防风2两,大枣24枚。

功能主治

肝气不足,两胁下满,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冷,抢心腹痛,目不明了;及妇人心痛,乳痈,膝热消渴,爪甲枯,口面青者。

用法用量

上咀。
以水9升,煮取5升,去滓,分3次服。

注意

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葱、菜、酢物。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肝为风木之脏,动则生火,静则生风,动者实而静则虑也。
山萸、桂心专补肝虚下脱,防风、细辛、柏仁专散虚风内动,然非山萸不能敛固于下,非桂心不能鼓运于中。
故欲杜虚风,须培疆土,苓、甘、大枣意在培土。
尤赖防风、桂心之风力运动,则土膏发育,木泽敷荣。
桃仁一味协济桂心,流通血脉,调适妇人经候之要着也。

摘录
《千金》卷十一

《证治宝鉴》卷十一:补肝汤

处方

四物汤加陈皮、甘菊。

功能主治

眩晕,血虚微热者。

摘录
《证治宝鉴》卷十一

《千金翼》卷十一:补肝汤

处方

甘草2两,黄芩2两,人参2两,桂心2两。

功能主治

肝气不足。

用法用量

上咀。
以水6升,煮取2升,去滓,分3次服。

注意

忌生葱;忌海藻,菘菜。

摘录
《千金翼》卷十一

《千金翼》卷十五:补肝汤

处方

蕤仁1两,柏子仁1两,茯苓2两半,乌头4枚,大枣30枚,牛黄1两,石胆1两,桂心1两,细辛3两,防风3两,白术3两,甘草3两。

功能主治

肝气不足,两胁满,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寒热偏痛,淋溺石沙,腰尻少腹痛;妇人心腹四肢痛,乳痈,膝胫热,转筋,遗溺消渴,爪甲青枯,口噤面青太息,疝瘕上抢心,腹中痛,两眼不明。

用法用量

上咀。
以水1斗,煮取2升8合,分3次服。

摘录
《千金翼》卷十五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补肝汤

处方

当归、生地、芍药、川芎、酸枣仁、木瓜、甘草。

功能主治

养血柔肝,活血调经。
主肝血不足,头目眩晕,少寐,月经量少,以及血不养筋,肢体麻木,小腿转筋。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七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补肝汤

处方

人参1两,白茯苓1两,玄参1两,黄芩1两,防风2两,知母2两,桔梗2两,茺蔚子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内障滑翳。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二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补肝汤

处方

肉豆蔻、陈皮半两,白术半两,京介3钱,旋覆花3钱,良姜3钱,茯苓3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脾虚牙疼颊肿。

用法用量

米汤调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补肝汤

处方

芍药1两,细辛1两,桔梗1两,车前子1两,人参1两,茯苓1两,羌活2两,防风2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乌风内障。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盏,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二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补肝汤

处方

细辛1两,防风1两,茺蔚子1两,五味子1两,桔梗1两,黑参1两半。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散翳内障。

用法用量

原书治上证,宜先用金针拔之,然后服本方。

摘录
《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一

《金匮翼》卷六:补肝汤

处方

干地黄3钱,白芍1钱半,当归1钱,陈皮1钱,川芎7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

肝虚胁痛。

用法用量

上作1服。
水煎服。

摘录
《金匮翼》卷六

《兰室秘藏》卷中:补肝汤

别名

柴胡半夏汤、半夏苍术汤

处方

柴胡5分,升麻5分,藁本5分,白茯苓7分,炒神曲1钱,苍术1钱,半夏2钱,生姜10片。

制法

上为粗末,作一服。

功能主治

素有风证,不敢见风,眼涩,头痛眼黑,胸中有痰,恶心,兀兀欲吐,遇风但觉皮肉紧,手足难举重物;如居暖室,少出微汗,其证乃减,再或遇风,病即复。

用法用量

柴胡半夏汤、半夏苍术汤。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中

《古今医鉴》卷十三:补肝汤

处方

生地1两,熟地1两,川芎2钱半,赤茯苓2钱半,枳壳2钱半,黄连2钱半,杏仁2钱半,半夏曲2钱半,天麻2钱半,地骨皮2钱半,甘草2钱半。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肝疳,眼闭不开,内有雾。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生姜3片,黑豆15粒,水煎,临卧服。

摘录
《古今医鉴》卷十三

《圣济总录》卷一一○:补肝汤

别名

补肝散

处方

人参1两,白茯苓1两,车前子1两,黄芩1两,大黄1两,五味子1两,防风1两,玄参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雀目。

用法用量

补肝散。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

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补肝汤

处方

冬桑叶1钱,炒枸杞1钱半,小胡麻1钱半,望月砂3钱,制首乌3钱,石决明1具,黄菊花1钱,穞豆皮3钱。

功能主治

脉涩细,左目痛,泪热翳膜。

摘录
方出《临证指南医案》卷八,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

《金鉴》卷七十七:补肝汤

处方

茯苓1钱,桔梗1钱,茺蔚子2钱,黄芩1钱,防风2钱,川芎1钱,知母1钱,黑参1钱,当归身2钱,人参1钱。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清散虚热。
主滑翳内障。

用法用量

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金鉴》卷七十七

清·《医宗金鉴》:补肝汤

组成

当归、白芍、熟地黄、炙甘草、川芎、木瓜、酸枣仁。

用法

原方未注明用量,各药剂量可按汤剂常用量,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补肝养筋明目。

主治

肝血不足,筋缓手足不能收持,目暗视物不清,舌质淡,脉弦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视疲劳综合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骨性膝关节炎等病症。

1.视疲劳综合征:本方加枸杞子治疗30例,与西药治疗30例对照,疗程10日。
以临床症状、眼科检查及随访3个月有无复发为疗效评价指标。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63.3%。

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方加味并联合西药治疗30例,与西药治疗30例对照,疗程8周。
以自觉肢体麻木疼痛症状及神经运动传导速度为疗效评价指标。
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对照组63.3%。

3.骨性膝关节炎:本方加减,治疗76例,疗程3个月。
疗效评价以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能正常工作及生活为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轻,能基本胜任工作及独立生活,但久行或过劳后仍有隐痛或遇天气变化时有不适感为有效。
结果:显效32例,有效3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4%。

方解

补肝汤主要为治“筋缓不能自收持,目暗盳盳无所见”而设:方用四物汤大补肝血,意在治本,合以木瓜舒筋活络缓急。
如见血虚,加阿胶、枸杞子;气虚,加人参、黄芪;肢体抽动,加全蝎、地龙;瘀血,加鸡血藤、水蛭;兼风寒湿,加制川乌、制草乌、独活;兼风湿热,加忍冬藤、石膏、知母等。

现代研究

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腓踹转筋、不安腿综合征、面肌痉挛、夜间磨牙、小儿夜啼及顽固性骨骼肌痉挛疼痛等病症。
实验研究表明,补肝汤加鸡血藤、水蛭等活血化瘀药能改善血管神经病变,增加周围神经的供血和营养,达到消除或减轻患者疼痛及麻木的目的。

方歌

补肝汤中木酸枣,当归芍地不能少,补肝养筋既明目,再加川芎炙甘草。

摘录
清·《医宗金鉴》
Processed in 0.064874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