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地黄汤》

《金匮要略》卷上:百合地黄汤

别名

百合汤。

处方

百合7枚生地黄汁200毫升

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
治百合病,阴虚内热,神志恍惚,沉默寡言,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时而欲食,时而恶食,口苦,小便赤。

用法用量

以水浸洗百合一宿,去其水;再以泉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入地黄汁,煎取300毫升,分温再服。
中病勿更服。

注意

服后大便色黑如漆。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上

《金匮》卷上:百合地黄汤

别名

百合汤

处方

百合7枚,生地黄汁1升。

功能主治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

用法用量

百合汤。
本方方名,《外台》引作“百合生地黄汤”。

各家论述

1.《千金方衍义》:百合病若不经发汗、吐、下,而血热自汗,用百合为君,安心补神,能去中热,利大小便,导涤痰积;但佐生地黄汁以凉血,血凉则热毒解而蕴结自行,故大便当去恶沫也。

2.《金匮要略心典》:百合色白入肺,而清气中之热,地黄色黑入肾,而除血中之热,气血即治,百脉俱清,虽有邪气,亦必自下;服后大便如漆,则热除之验也。

摘录
《金匮》卷上

汉·《金匮要略》:百合地黄汤

组成

百合7枚、生地黄汁200毫升。

用法

以水浸洗百合一宿,去其水,再以泉水4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入地黄汁,煎取300毫升,分温再服。

功效

滋阴清热。

主治

主治百合病阴虚内热证,症见神志恍惚,夜游症,沉默寡言,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时而欲食,时而恶食,口苦,小便赤,舌质红少苔而干,脉弦细或细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抑郁症、失眠症、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焦虑症等病症。

1.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百合地黄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122例。
7剂为1个疗程,服1~3个疗程,忌辛辣油腻刺激诸物,忌用热水烫洗患处。
结果:痊愈81例,有效33例,总有效率93.48%。

2.抑郁症: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165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进行评分,将抑郁障碍79例随机分为百合地黄汤治疗组40例,盐酸帕罗西汀对照组39例。
结果:两组抑郁评定与治疗前相比下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下降;ADL能力评分则是明显上升。

3.失眠症:采用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失眠41例,治愈13例;显效18例;好转7例,效果满意。

4.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应用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60例,治疗后显效48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7%。

5.焦虑症:应用百合地黄汤加味治疗广泛性焦虑52例,痊愈43例,显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

方解

百合地黄汤以百合加生地黄汁组方,意在滋阴清热,主治阴虚内热诸证。
中病勿服,服药后大便色黑如漆。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尚见于梦游症、癔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鼻衄症、肿瘤等属于阴虚内热所致诸证。
实验研究表明有抗肿瘤、抗抑郁、镇静、抗衰老、保护胃黏膜等作用。

方歌

不经汗下吐诸伤,形但如初守太阳。
地汁一升百合七,阴柔最是化阳刚。

摘录
汉·《金匮要略》
Processed in 0.050773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