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膏》

《内科摘要》卷下:阿魏膏

处方

羌活 独活 玄参 官桂 赤芍药 川山甲 生地黄 两头尖 大黄 白芷 天麻各15克 槐、柳、桃枝各9克 红花12克 木鳖子20枚乱发1块

制法

上用香油1.12千克,煎黑去滓;入发煎,发化仍去滓;徐下黄丹煎,软硬得中,入芒消、阿魏、苏合油,乳香、没药各15克,麝香9克,调匀成膏。

功能主治

痞块。

用法用量

摊贴患处,内服胡连丸。
凡贴膏药,先用朴消随患处铺半指厚,以纸盖,用热熨斗熨良久。
如消耗,再加熨之,二时许,方贴膏药。

若是肝积,加芦荟末同熨。

摘录
《内科摘要》卷下

《痘疹传心录》卷十七:阿魏膏

处方

羌活5钱,独活5钱,玄参5钱,官桂5钱,当归5钱,青皮5钱,赤芍5钱,草乌5钱,半夏5钱,生地5钱,蓬术5钱,穿山甲5钱,草果5钱,大黄5钱,白芷5钱,红花5钱,川椒5钱,急性子5钱,水红花子5钱,土木鳖20斤,巴豆60粒,蓖麻子60粒,独头蒜1两。

制法

上锉,用香油一斤四两,煎白芷焦色,滤去滓,加葱、姜自然汁各一小盏,沸去水,加乱发一团,煎化;徐下黄丹一斤二两、松香六两,煎软硬得中离火,入芒消、阿魏、乳香、没药各五钱,麝香、人言各三钱成膏。

功能主治

小儿痞瘕。

用法用量

贴在胁下,火烘双手,熨100余手,出微汗妙。

摘录
《痘疹传心录》卷十七

明·《景岳全书》:阿魏膏

组成

羌活、独活、玄参、官桂、赤芍、穿山甲、生地黄、两头尖、大黄、白芷、天麻、红花、槐枝、柳枝、桃枝各半两,木鳖子十枚,头发一团。

用法

上药用麻油二斤四两,煎药至黑,去渣,入樟丹、阿魏、苏合油、乳香、没药各半两、麝香三钱,收膏,摊布上。
用时,将膏药烘热贴敷患处。

功效

祛风活血,消肿止痛,化痞散结。

主治

主治积聚痞块,胸胁胀满,肚腹疼痛,妇女癥瘕瘀块,以及失荣,乳癌等恶症。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肝胁胀疼、脘腹痞块、妇女小腹瘀块、乳癌、小儿泄泻、慢性肝病等病症。

1.小儿泄泻:本方敷脐治疗腹泻患儿57例,与西药治疗25例对照。
疗程6天,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外妇儿科症状诊断标准》中关于小儿腹泻的疗效标准为评价指标。
结果:敷脐组57例,痊愈41例,好转11例,无效6例;对照组25例,痊愈15例,好转8例,无效2例: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92%。

2.慢性肝病: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以阿魏膏、水红花膏加减而成水红花阿魏膏外敷配合磁疗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变且肝脾肿大者30例为治疗组,与仅护肝对症治疗者30例对照。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肝脾区胀痛、肝脾肿大及失眠等症的改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ALT/AST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积聚痞块。
方用羌活、独活、白芷辛温行散,伍以乳香、没药、赤芍、穿山甲活血祛瘀,木鳖子、阿魏消痞散结。
临床应用以癥瘕、积聚、痞块、癌肿恶症为辨证要点。

方歌

《景岳全书》阿魏膏,积聚痞块敷患处,胸胁胀满亦可试,小儿腹泻用之良。

摘录
明·《景岳全书》
Processed in 0.055690 Second , 26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