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米壳30克 人参 陈皮甘草30克
上药为末。
喘嗽。
每服3克,煎乌梅汤调下,临卧服。
款冬花 佛耳草各9克 钟乳石 白矾 甘草各0.3克
上药为末。
痰涎喘嗽,久不愈。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蜡少许,煎至100毫升,食后和滓温服,每日二次。
全蝎4个,南星1个。
上为末。
小儿搐搦。
每服1字,磨刀水调下。
御米壳1两,人参1两,陈皮1两,甘草1两。
上为末。
远年近日喘嗽不已。
每服1钱,临卧煎乌梅汤调下。
白茯神1两半,白茯苓1两,人参1两,石菖蒲1两,赤小豆5钱。
上锉。
妇人脏腑虚,神不守,邪厉得为病,梦交,其状不欲见人,如有对晤,时独言笑,或时悲泣,脉息迟伏,或如鸟啄,或脉来绵绵,不知度数,而颜色不变。
水煎,温服。
蝎梢1钱半,蜈蚣1条,轻粉1字,乌头尖7个,天南星半钱,麝香1字,龙脑1字。
上为散。
小儿惊痫。
每服1字匕,金银薄荷汤调下。
人参半两,白茯苓1两,远志1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官桂半两,益智半两,肉豆蔻半两,槟榔半两,诃子半两,青橘半两,川芎半两,蓬莪茂半两,干姜半两,白术半两,附子半两,厚朴1两,黄耆1两,半夏1两,当归1两,荆三棱1两,神曲1两,麦糵1两。
上为散。
气劳。
每服2钱,入盐1捻,水1盏,同煎至7分,和滓温服。
人参1钱,白术1钱,白茯苓1钱,甘草2钱,辰砂半钱,天麻半钱,茯神半钱,全蝎7个,荆芥穗1钱。
上为末。
小儿惊啼。
每服半钱,荆芥汤调下。
干漆2钱,雄黄5钱,麝香1钱。
上为末。
小儿蛔虫疼痛。
每服3岁半钱,空心苦楝根汤调下,月初服。
犀角半两,雄黄半两,人参半两,车前子半两,茯苓1两。
上为末。
夜啼。
每服1钱,桃仁汤调下。
人参1两,白茯苓1两,甘草半两,丹砂半两,茯神半两,天竺黄半两,凝水石2两半。
除别研者外,为散,合和令匀。
化风痰,止惊悸,解烦热。
主心神不安。
每服1钱匕,食后、临卧以温荆芥汤调下。
人参1钱半,黄连1钱半,甘草5分。
上锉。
小儿心经有热有虚,夜啼不止。
加竹叶20片,生姜1片,水煎服。
人参、枣仁、茯神、甘草、当归、麦冬、白芍、柏子仁、灯心、莲肉。
痘后邪毒净尽,心虚不寐。
茯神2两,生地5两,枣仁3两,远志1两半,当归3两,白芍1两半,人参1两半,麦冬3两,炙草1两,辰砂1两。
上为散。
产后恍惚心乱,脉虚微数。
每服3-5钱,猪心汤送下。
产后心血不足,心神失养,而神明失其主宰,故语言错乱,恍惚如有所见焉。
茯苓安神以清心气,生地壮水以滋心血,枣仁养心神,远志交心肾,当归养血以荣心,白芍敛阴以和血,人参扶元补心气,麦冬润肺清心神,辰砂镇心宁神,炙草缓中益胃也。
为散,猪心汤下,使心血内充,则心神得养而神明有主,岂有神思错乱,妄见妄言之患乎!
人参、茯苓、远志、天麻、白附子、麦门冬、全蝎、莲肉、茯神、朱砂各等分。
上为细末。
安神定志。
主惊风退后,恍惚虚怯。
灯心汤调下。
人参1两,茯苓1两,甘草1两,枳壳1两,附子1两,白姜1两,山药1两,陈皮1两。
上为末。
调气,顺营卫。
主诸色疮肿。
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7分,通口服。
黄耆半两,甘草2钱,白茯苓1分,人参1分,石莲肉1分。
上为细散。
小儿疳痢烦渴,肌体羸瘦。
每服半钱匕,水半盏,大枣1枚,煎3-5沸,温服。
丹砂1两,铁粉半两,白茯苓1钱。
上为极细末。
惊邪。
每服半钱匕,鹅梨汁调下;磨刀水亦得。
人参1钱,茯苓1钱,朱砂1钱,真珠半钱,甘草3寸,蝉蜕7个,麝香、犀角屑各少许。
上为末。
小儿惊虚,夜啼。
每服1钱,薄荷汤调下。
人参1钱,茯神1钱,黄连1钱,甘草1钱,远志7分,石菖蒲1钱,柏子仁1钱,生地1钱,赤芍1钱,木通1钱。
益正气。
主霉疮心经形症。
用水2钟,加桂圆肉7枚,煎8分服,滓再煎服。
兼服丙字化毒丸。
人参5钱,白茯苓5钱,半夏5钱,甘草5钱,陈皮5钱,枳实5钱。
吐泻诸病后,心虚烦闷,触物易惊,气郁生涎,涎与气搏,睡不得宁。
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枚,竹茹小团,煎7分,不拘时候温服。
有微热微渴,加麦门冬。
天水散2两3钱,加朱砂末5钱。
镇神。
主小儿惊后成痫。
巳、午时煎灯草汤调服。
蝉蜕49个。
上为极细末,作四服。
婴孩夜啼;小儿夜喘不止,状如鬼神。
用钩藤汤调下,不拘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