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胡索、良姜、干姜、茴香、肉桂,各五两。
牡蛎四两,甘草十两。
上为细末。
治远年日近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
又治妇人血气刺痛,小腹连腰攻注重痛,并能治之。
每服二钱,热酒调下,妇人淡醋汤调服。
如不饮酒者,用盐汤点下。
并不拘时。
安中汤
熟地黄2两半,巴戟天2两半,龙骨2两半,远志3两,茯苓3两,天雄3两,五味子3两,山药3两半,苁蓉4两,续断4两,蛇床子4两半,菟丝子4两半。
上为细末。
醉饱心虚而合阴阳,累于心脾肾三经,而致三焦虚寒,短气不续,腹不安食,随即洞下,小便赤浊,精泄不禁,脚胫酸疼,小腹胀满。
安中汤。
小麦4两,干姜1两,甘草半两,陈曲半两。
上为散。
除邪热,和胃进食。
主干呕。
每服2钱匕,以大枣煎汤调下。
玄胡索5两,良姜5两,干姜5两,茴香5两,肉桂5两,牡蛎4两,甘草10两。
上为细末。
散寒止痛。
主远年近日脾疼翻胃,口吐酸水,寒邪之气留滞于内,停积不消,胸膈胀满,攻刺腹胁,恶心呕逆,面黄肌瘦,四肢倦怠;及妇人血气刺痛,小腹连腰攻疰重痛。
每服2钱,热酒调下;妇人淡醋汤调服;如不饮酒,用盐汤点下;并不拘时候。
实热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