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桐皮

别名

广海桐皮、木棉树皮、英雄树皮。

英文名

Bombacis Cortex。

来源

木棉科植物木棉Gossampinus malabarica Merr.的树皮。

植物形态

落叶大乔木,高达25m。
幼树树干或老树枝条有圆锥状硬刺,侧枝平展伸出。
叶互生,为掌状复叶,小叶5~7片,具柄小叶;薄革质,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10~20cm,宽5~7cm,顶端渐尖,基部渐狭或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
花于春末先叶开放,花大,红色或橙红色,直径约12cm,聚生于小枝近顶端;花萼革质,长3.5~4.5cm,外面无毛,内面被丝状毛,分裂为宽而钝的裂片;花瓣5片,肉质,长圆形,长8~10cm,两面多被星状小柔毛,雄蕊多数,下部全生成短管,排成3轮,最外轮集生成5束;子房5室。
胚珠多数,柱头5裂,蒴果大,木质,长圆形,长10~15cm,宽4.5~5cm,成熟时分裂为5果瓣,果瓣内有白色长棉毛。
种子多数,倒卵形,黑褐色,光滑。
花期3月,果期5月。

生境分布

分布于广东、广西。
广东省产于中部、中南部各县市。
生于丘陵或低山次生林中,有的栽培于路边、庭园。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
剥取树干皮,晒干。

性状

板片状或向内卷曲状,长短不一。
外表面灰棕色或灰棕褐色,有粗糙的纵横皱纹。
栓皮凹凸不平,可剥落;具多数圆形或稍纵向延长的突起钉刺,单独生长或成对,基部有色淡的环纹,顶端尖锐,有的已脱落。
内表面黄棕色,密布纤维细丝。
不易折断,折断面富纤维性。
气微,味淡,嚼之有黏性。

性味归经

辛、微苦,微寒。
归肝经、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祛湿、通经活络、利水消肿。
属祛风湿药下属分类的祛风湿强筋骨药。

临床应用

用量9~15克,煎服或研末;外用煎水洗。
用治风湿热痹痛、腰膝疼痛、皮肤水肿、产后浮肿。

主要成分

树皮含刺桐灵碱、氨基酸和有机酸。
种子含油,油中含饱和有机酸36.7%和不饱和有机酸63.3%,另含下箴刺桐碱。
海桐皮水浸剂在试管内对蓝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腹股沟表皮癣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亦有谓海桐皮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注意

腰痛非风湿者不宜用。

摘录

其他

摘录
其他
Processed in 0.099443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