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灵丹草

别名

狮子草、臭叶子、山林丹。

英文名

Herba Laggerae。

药用部位

菊科植物翼齿六棱菊Laggera pterodonta Bentham 的干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草本。
茎直立,粗壮或细弱,高达1米,茎翅连续或有时间断。
中部叶倒卵形,无柄,基部长渐狭或渐狭,沿茎下延成茎翅,顶端短尖或钝;上部叶小,倒卵形或长圆形,顶端钝或短尖,边缘锯齿较小。
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列成总状或近伞房状的大型圆锥花序;总苞近钟形,总苞片约7层,外层绿色或中部以上绿色,内层上部有时紫红色,干膜质,线形。
雌花多数,两性花约与雌花等长,花冠管状,向上渐扩大。
瘦果近纺锤形,有10棱,被白色长柔毛。
冠毛白色,易脱落,花期4~10。

生境分布

生于空旷的草地上或山谷疏林中。
多产云南、四川、湖北西部、贵州及广西西南部。

采收加工

秋季茎叶茂盛时采收,干燥,除去杂质,切段。

性状

全长50~150厘米,干燥全体密被淡黄色腺毛及柔毛。
茎多圆柱形,具4~6纵翅,翅缘锯齿状,易折断。
叶互生,有短柄;叶片椭圆形,暗绿色,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下延成翅,边缘有锯齿。
有特异气,味苦。

性味归经

性凉,味辛、苦。
归肺经、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咳祛痰。
属清热药下分类的清热解毒药。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用量9~15克;或捣汁;或研末;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患处,或水煎浓汁洗患处。
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风火牙痛。

药理作用

臭灵丹具有抗菌消炎、祛痰镇咳、抗肿瘤、治疗疟疾、抗病毒等药理活性。

化学成分

含有为黄酮类化合物、萜类、有机酸类、内酯类、酚类,还含有还原性糖、多糖和油脂等成分。

注意

尚不明确,谨慎用药。

相关药方

①舌下粘液囊肿:单用新鲜臭灵丹叶煎水,治疗一例舌下黏液囊肿,效果较好,且五年未复发。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7,13]

②咳嗽:用新鲜采摘的臭灵丹尖叶治疗外感咳嗽或咳嗽日久、干咳无痰者,效果较好。

③治腮腺炎:鲜臭灵丹,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其他

摘录
其他
Processed in 0.039692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