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目》
为雉科动物雉的脑。
动物形态详"雉"条。
《纲目》:"涂冻疮。
"
治冻面、冻耳并诸冻疮久不瘥,年年发歇,先痒后痛,然后肿破黄水及血出不止:雄雉脑一枚,黄蜡与脑等分,清油比蜡减半。
上三味同于慢火上熬成膏,去滓,以瓷器收,如面油逐旋涂摩。
出自《本草纲目》
药材基源:为雉科动物环颈雉的脑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asianus colchic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宰杀后,除去头部羽毛,洗净,取脑髓鲜用。
生态环境:主要栖息在漫生草丛或其他荫蔽植物的丘陵中。
常成对活动,鸣声宏亮。
脚强善走,不善飞翔。
杂食性。
巢筑于草地山坡,4-7月繁殖,1年2窝,每窝产卵6-14枚。
资源分布:分布几遍全国各地。
环颈雉,体长约90cm。
雌雄异色,雄者羽色华丽。
头顶黄铜色,两侧有微白眉纹。
颏、喉和后颈均黑色而有金属反光。
颈下有一显着的白圈,背部前方主要金黄色,向后转为栗红,再后则为橄榄绿色,均杂有黑、白斑纹。
腰侧纯蓝灰色,向后转为栗色。
尾羽很长,先端锐尖,中央黄褐色,两侧紫栗色;其中央部贯以多数黑色横斑,至两侧横斑也转为深紫栗色;翼上覆羽大多黄褐而杂以栗色,向外转为银灰色;飞羽暗褐而缀以白斑;胸部呈带紫的铜红色,羽端具锚状黑斑;胁金黄,亦散缀以黑斑;腹乌褐;尾下覆羽栗、褐相杂。
雌鸟体形小而尾短,体羽大都沙褐色,背面满杂以栗色和黑色的斑点。
尾上黑斑缀以栗色。
无距。
虹膜栗红色;眼周裸出。
嘴淡灰色,基部署民黑;脚红灰褐色,爪黑。
肺经
甘;温
化瘀敛疮。
主冻疮
外用:适量,熬膏涂。
治冻面、冻耳并诸冻疮久不痊,年年发歇,先痒后痛,然后肿破黄水及血出不止: 雄雉脑一枚,黄蜡与脑等分,清油比蜡减半。
上三味同于慢火上熬成膏,去滓,以瓷器收,如面油逐旋涂摩。
《纲目》:涂冻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