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毛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猪毛菜

拼音注音
Zhū Máo Cài
别名

扎蓬棵、扎蓬蒿、猪毛缨、猪毛蒿、三叉明棵

来源

藜科猪毛菜属植物猪毛菜Salsola collina Pall.,以全草入药。
夏秋开花时,割取地上部分,切段,晒干。

性味

淡,凉。

功能主治

降血压。
用于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

0.5~1两。

备注

大翅猪毛菜Salsola rutheanica Iljin形态相似,有一定降压作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猪毛菜

拼音注音
Zhū Máo Cài
别名

扎蓬棵,刺蓬,三叉明棵、猪毛缨。

出处

《河北中药手册》

来源

为藜科植物猪毛菜全草
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多生于沟沿、路边、荒地、砂丘或碱性砂质地。
分布东北、华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云南等地。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
枝淡绿色,生稀疏的短糙硬毛或无毛。
叶丝状圆柱形,肉质。
生短糙硬毛,长2~5厘米,宽0.5~1毫米,先端有硬针刺。
花序穗状,生枝条上部;苞片宽卵形,先端有硬针刺;小苞片2,狭披针形;花被片5,膜质,披针形,结果后背部生短翅或革质突起;花药矩圆形,顶部无附属物;柱头丝形,长为花柱的1.5~2倍。
胞果倒卵形,果皮膜质。
种子横生或斜生,顶端平;胚螺旋状,无胚乳。
花期5~9月。

毒性

小白鼠皮下注射猪毛菜浸膏的半数致死量为56克/公斤,大白鼠腹腔注射8克/公斤即死亡,家兔口服40克/公斤未见毒性反应,80克/公斤时可见死亡。

另有苏联产猪毛菜含猪毛菜碱、猪毛菜定碱,在动物实验中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其降压原理为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并能直接扩张血管。
猪毛菜碱能加强狗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
猪毛菜定碱的作用与猪毛菜碱基本相似。
它们在引起降压时,很少影响心脏机能,但剂量过大,则可抑制心脏;无论大剂量或小剂量均使肠管与子宫节律收缩加强,张力上升。
猪毛菜碱有抗利尿作用,其抗利尿作用主要由于重吸收增强,有些例子也可见到滤过率减少,去神经后并不影响此作用,切除垂体则明显改变其抗利尿作用性质,故猪毛菜碱的抗利尿作用主要是影响了下视丘-垂体系统。

药理作用

①降压作用

猪毛菜浸膏对麻醉动物静脉注射有明显、持久的降压作用,犬最敏感,兔次之,猫更次之,不产生急速耐受,在降压剂量时即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心电图表现S-T段降低,但猪毛菜无水醇初提液降压作用较浸膏弱,对心脏影响亦较少。
用猪毛菜的醇提溶液,对老年性高血压狗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对慢性肾型高血压犬,每天口服猪毛菜8~16克/公斤,持续两个月,降压作用不显着。
据实验推测其降压原理为:对血管运动中枢或交感中枢的抑制作用,因而周围血管张力降低,血压下降。

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猪毛菜浸膏在小白鼠防御性运动条件反射实验中,对小白鼠阳性条件反射具有抑制作用,而无分化解除现象,在阳性条件反射消退实验中,猪毛菜能加速消退过程,说明可能是猪毛菜加强皮层抑制过程的结果。
猪毛菜浸膏能减少小白鼠自发活动,使其呈现安静现象,延长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时间,并使非催眠剂量的水合氯醛产生催眠作用,但对中枢惊厥药所引起的动物惊默及死亡没有对抗作用。

③其他

不同时期采集的猪毛菜,其药理作用不同,嫩叶时期采集的可引起升压作用,花果时期采集的对血压或上升或下降,而在果实期采集的却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猪毛菜的制剂血可平经色层分析及化学反应均未能证实有猪毛菜碱及猪毛菜定碱的存在。

性味

①《河北中药手册》:"淡,凉。
"

②《甘肃中草药手册》:"甘,凉。
"

功能主治

《河北中药手册》:"降血压。
治高血压病、头痛。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

复方

①治高血压病、头痛:猪毛菜六钱至一两三钱。
水煎服。
初服时可用较小剂量,一至二周后,如有效,可逐渐加量,连服五至六个月。
对早期患者效果显着,对晚期患者效果较差。

②治高血压头晕,失眠:猪毛菜三两,玉米须一两五钱,蚯蚓五钱。
水十斤,煎熬至1500毫升,每服半小碗,日服三次。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猪毛菜

拼音注音
Zhū Máo Cài
别名

扎蓬棵、刺蓬、三叉明棵、猪毛缨、叉明棵、猴子毛、蓬子菜、乍蓬棵子

出处

出自《河北中药手册》

来源

药材基源:为藜科植物猪毛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lsola collina [S.chinensi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开花时割取全草,晒干,除去泥沙,打成捆,备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村边、路旁、荒地戈壁滩和含盐碱的沙质土壤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
茎自基部分枝,枝互生,淡绿色,有红紫色条纹,生稀疏的短硬毛。
叶片丝状圆柱形,长2-5cm,宽0.5-1.5mm,生短硬毛,先端有硬针刺,基部边缘膜质,稍扩展而下延。
花序穗状,生枝条上部;苞片宽卵形,先端有硬针刺;小苞片2,狭披针形,比花被长,苞片及小苞片与花序轴紧贴;花被片5,膜质,披针形,长约2mm,结果时自背面中上部生鸡冠状突起;花被片在突起以上部分近革质,花药短圆形,顶部无附属物;柱头丝形,长为花柱的1.5-2倍。
胞果倒卵形,果皮膜质。
种子横生或斜生,直径约1.5mm,先端平。
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黄白色。
叶多破碎,完整叶片丝状圆柱形,长2-5cm,宽0.5-1mm,先端有硬针刺。
花序穗状,着生于枝上部,苞片硬,卵形,顶部延伸成刺尖,边缘膜质,背部有白色隆脊;花被片先端向中央折曲,紧贴果实,在中央聚成小圆锥体。
种子直径约1.5mm,先端平。

显微鉴别 本品花粉粒,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花粉粒直径1.4-19.9μm,圆形,轮廓线波浪状。
孔36-44个,孔径1.15-2.77μm,孔间距离2.26-2.99μm。
孔具膜,膜上小刺10-28个。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粉末5g,用氨水润湿,氯仿20ml浸泡过夜,滤过。
滤液挥去氯仿,以1%盐酸2ml溶解,放入试管中,滴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立即产生红棕色沉淀。

毒性

毒性小白鼠皮下注射猪毛菜浸膏的半数致死量为56g/kg,大白鼠腹腔注射8g/kg即死亡,家兔口服40g/kg朱见毒性反应, 80g/kg时可见死亡。
另有苏联产猪毛菜Salsola riciLteri Kaselin。
含猪毛菜碱、猪毛菜定碱,在动物实验中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其降压原理为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并能直接扩张血管。
猪毛菜碱能加强狗大脑皮层的抑制过程。
猪毛菜定碱的作用与猪毛菜碱基本相似。
它们在引起降压时,很少影响心脏枫能,但剂量过大,则可抑制心脏;无论大剂量或小剂量均使肠管与子宫节律收缩加强,张力上升。
猪毛菜碱有抗利尿作用,其抗利尿作用主要由于重吸收增强,有些例子也可见到滤过率减少,去神经后并不影响此作用,切除垂体则明显改变其抗利尿作用性质,故猪毛菜碱的抗利尿作用主要是影响了下视丘-垂体系统。

化学成分

全草含蔗糖,D-葡萄糖,D-果糖,内消旋肌醇,D-甘露醇,葡萄糖和果糖的乙酯[1],甾醇糖甙,三甲铵己内盐和生物碱[2]。
地上部大经分析含豆甾醇,菜油甾醇,胆甾醇β-谷甾醇[3],还含水仙甙,异鼠李素,小麦黄素,小麦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甙贰,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4]。

药理作用

1.刺蓬 煎剂或乙醇浸液1.32g/只给兔静脉注射,有降压作用,但乙醇浸液的降压作用时间较煎剂长;煎剂每日10g/kg给兔灌胃连续1周,未中毒现象。

2.猪毛菜:2.1.降压作用 乙醇提取液4g/kg给慢性实验性高血压的狗灌胃,有较好的降压作用;水浸膏0.5g/kg给麻醉兔、猫、猎等动物静脉注射均有降压作用,且剂量增加时其降压程度亦增加。
本品能抑制由于阻断颈总动脉及刺激坐骨神经向中端而致的升压反射,并可使带神经的离体兔耳血管产生反向性扩张。
因而变为猪毛菜的降压作用可能是由于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及交感社以中枢所致。

2.2.镇静作用:水浸剂5-10g/kg皮下注射,可减速少小鼠的自发活动, 20g/kg皮下注射,能延长戊巴比妥钠对小鼠的睡眠时间;5-10g/kg皮下注射可加速小鼠阳性条件反射的消退,20g/kg时可使条件反射显着抑制。

2.3.水浸剂小鼠皮下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56g/kg,兔以80g/kg水浸剂灌胃则引起死亡。

归经

肝经

性味

淡;性凉

功能主治

平肝潜阳;润肠通便。
主高血压病;多病;眩晕;失眠;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开水泡后代茶饮.

复方

①治高血压病、头痛:猪毛菜六钱至一两三钱。
水煎服。
初服时可用较小剂量,一至二周后,如有效,可逐渐加量,连服五至六个月。
对早期患者效果显着,对晚期患者效果较差。
②洽高血压头晕,失眠:猪毛菜三两,王⑦须一两五钱,蚯蚓五钱。
水十斤,煎熬至1500毫升,每服半小碗,日服三次。

各家论述

《河北中药手册》:降血压。
治高血压病、头痛。

摘录
《中华本草》
Processed in 0.045947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