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树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ylosma congestum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锯下树枝,切段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平原、丘陵地、地落附近或山麓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秦岭以南和长江以南各地。
柞木 常绿灌木或小乔大,高2-10m。
枝干常疏生长刺,尤以小枝为多。
叶革质,互生,具柄,长3-10mm;叶片广卵形、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3-8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两面无毛,边缘有锯齿;侧脉4-6对。
花雌雄异株,总状花序腋生,长1-2cm,有柔毛;萼片4-6,卵圆形;无花瓣;雄花有多数雄蕊,花盘由多数腺体组成,位于雄蕊外围;雌花花盘圆盘状,边缘略成浅波状,子房1室,有2侧膜胎座;花柱短,柱头2浅裂。
浆果球形,直径3-4mm,成熟时黑色,先端有宿存花柱。
种子2颗。
花期夏季。
味苦;性平
催产。
主难产;胎死腹中
内服:煎汤,15-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