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载于《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百能葳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lainuillea acmella Phillipson [Verbesina acmella L.; Eclipta latifolia L.f.; Blainuillea lati-folia DC.]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
鲜用或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疏林中或山顶斜披针草地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及沿海岛屿、云南等地。
百能葳 一年生草本,高40-60cm。
茎多分枝,下部枝对生,上部分枝互生,具细沟纹,被疏开展的柔毛,节间长7-11cm。
下部茎叶对生,叶柄长达1cm;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连叶柄长4-7cm,宽2-3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疏锯齿,两面被硬糙毛;上部叶较小,通常互生,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3cm,宽1.3-1.5cm;基部常圆形。
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径约1cm,;花序梗长1.5-4cm,被稍开展的糙毛;总苞片近2层,外层叶质,绿色,卵状长圆形,背面密被基部粗肿的糙毛,内层卵状长圆形至长圆状线形,被疏毛;托片长圆状披针形,先端具芒尖,上端面被毛;舌状花1层,黄色或黄白色,舌片短,顶端2-4齿裂;管状花钟形,檐部稍扩大5齿裂,裂片被疏毛。
雌花瘦果3棱形,两性花瘦果扁压,全部瘦果干时浅黑色,被密毛;冠毛不等长,2-5个刺芒状,基部连合。
花期4-6月。
性状鉴别 茎分枝,被毛或近无毛。
叶对生或有时上部互生,卵形至狭卵形,基部宽楔形,叶缘有锯齿,两面被糙毛,脉基生3出。
头状花主邓顶生或腋生;总苞片短圆形,草质,有毛;花黄棕色,舌状花1层,卷缩;管状花先端5裂。
气微,味微苦。
地上部分含大牻牛儿内酯:9β-羟基卵南美菊素-8-O-[9β-hydroxyovatifolin-8-O]、去乙酰基-11β,13-二氢卵南美菊素,去乙酰基-11β,13-dihydroovatifolin-8-O-tiglater),去乙酰基-11β,13-二氢卵南美菊素-8-酮;刺苞菊内酯:8β-羟基-9β--14-氧代刺苞菊内酯[8β-hydroxy-9β--14-oxo-acanthos-permolide],8β-羟基;-14-氧代-11β,13-二氢刺苞菊内酯,8β-乙酰氧基-14-氧代-11β,13-二氢刺苞菊内酯,8β-巴豆酰氢基-14-代-11β,13-二氢刺苞菊内酯,8β--14-氧代-11β,13-二氢刺苞菊内酯[8β--14-oxo-11β,13-idhydroacanthospermolide],8β-9β-羟基-14-氧代刺苞菊内酯[8β--9β-dydroxy-14-oxo-acanthospermolide],8,14-二氧代-11β,13-二氢刺苞菊内酯,8,14-二氧基-7,11-去氢-11,13-二氢刺苞菊内酯;4α-肉桂酰氧基-2,3-去氢胡萝卜醇,4α-肉桂酰氧基胡萝卜醇,去乙酰基卵南美菊素等[1]。
根含:卵南美菊素,豆甾醇,谷甾醇,金光菊酮,1-羟基-α-姜黄烯,2--5-噻吩[2--5-thiophene],2--5噻吩[2--5-thiophene],4α-肉挂历酰氧基-2,3-去氢胡萝卜醇、4α肉挂酰氧基胡萝卜醇等[1]。
味甘;辛;性凉
疏风清热;止咳。
主感冒发热;肺虚痨嗽;咯血;扭挫伤
内服:煎汤,6-15g。
外用:适量,捣敷。
《新华本草纲要》:用于肺结核咯血、感冒。
外用治扭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