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薹子油

拼音注音
Yún Tái Zǐ Yóu
别名

菜子油

来源

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芸薹BrassicacampestrisL.种子榨取的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ica campestris L.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为栽培植物,喜肥沃、湿润的土地。

资源分布:主产区是长江流域和西北。

原形态

油菜 二年生草本,高30-90cm。
无毛,微带粉霜。
茎直立,粗壮,不分校或分枝。
基生叶长10-20cm,大头羽状分裂,项生裂片圆形或卵形,侧生裂片5对,卵形;下部茎生叶羽状半裂,基部扩展且抱茎,两面均有硬毛,有缘毛;上部茎生叶提琴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心形,抱茎,两侧有垂耳,全缘或有波状细齿。
总状花序生枝顶,花期伞房状;萼片4,黄带绿色;花瓣4,鲜黄色,倒卵形或圆形,长3-5mm,基部具短爪;雄蕊6,4长2短,长雄蕊8-9mm,短雄蕊6-7mm,花丝细线形;子房圆柱形,长10-11mm,上部渐细,花柱明显,柱头膨大成头状。
长角果条形,长3-8cm,宽2-3mm,先端有9-24mm的喙;果梗长5-15mm。
种子球形,直径约1.5mm,红褐或黑色,近球形。
花期3-5月,果期4-6月。

化学成分

含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芥酸,并含菜子甾醇及22-去氢菜油甾醇等。

药理作用

芸薹子油喂饲雄性大鼠,可引起其心脏损害,如经部分氢化后再喂饲则可使其心脏损害率降低。
其原因与油内亚麻三烯酸含量降低无关,与芥酸的含量亦无关,而与三酰甘油的含量有关。

归经

肺;胃经

性味

辛;甘;平

注意

便溏者慎服。

1.《本经逢原》:"脚气及狐臭者,不可食菜油。
"2.《药性切用》:"肠滑者忌。
"3.《随息居饮食谱》:"凡时感,痧胀,目疾,喉证,咳血,疮疡,痧痘,疟疾,产后,并忌之,以有微毒,而能发风动疾也。
"

功能主治

解毒消肿;润肠。
主风疮;痈肿;汤火灼伤;便秘

用法用量

内服:10-15ml。
外用:适量,涂搽。

摘录
《中华本草》
Processed in 0.118280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