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槐

《中药大辞典》:香槐

拼音注音
Xiānɡ Huái
出处

《浙江天日山药植志》

来源

为豆科植物香槐果实
根,全年可采。
果实,秋季采收。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杂木林中。
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4~16米。
树皮灰褐色;幼枝灰绿色,二年生枝紫褐色,无毛,有细小皮孔。
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1,膜质,基部者卵形,长约5厘米;上部叶渐大,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顶部叶倒卵状椭圆形,长10厘米,宽4~5厘米,上面光滑,下面沿主脉疏被淡棕褐色柔毛。
圆锥花序疏松,顶生或腋生;总花梗被褐色短柔毛。
花长约20毫米,白色;萼钟状,先端5裂,萼齿三角形;花瓣几等长,旗瓣近圆形,顶端微凹;雄蕊10,近分离;子房线形,具短柄,密被绢状毛。
荚果扁,长4.5厘米,宽约12毫米,密生短柔毛。
花期6~7月。
果期9~10月。

功能主治

治关节疼痛:香槐鲜根二两,加五加皮、钻地风各二两。
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治肠寄生虫及饮食不洁腹痛:果实炒熟食之,催吐。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香槐

拼音注音
Xiānɡ Huái
别名

山荆、香近豆、四季豆

英文名
root or fuit of Wilson Yellow-wood
出处

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香槐和翅荚香槐的根或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ladrastis wilsonii Takeda2.Cladrastis platycarpaMakino[Sophora platycarpa Maxim.]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鲜用。
9-10月采收成熟的果实,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000m的山坡杂木林缘或林中。
2.生于村落或山谷疏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等地。

2.分布于浙江、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原形态

1.香槐 落叶乔木,高4-10m。
树皮灰褐色;散布圆形皮孔。
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7-11片,小叶柄5-8mm;叶片卵状椭圆形、卵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1cm,宽2.5-4cm,先端短渐尖或骤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苍绿色,沿主脉上被浅棕褐色柔毛。
圆锥花序疏松,顶生及腋生,长12-18cm;花长1.5-2cm;花萼钟状,先端具5齿裂,裂齿三角形,密生黄棕色短柔毛;蝶形花冠,白色;雄蕊10,长短不等,近分离;子房线形,具短柄,表面密被浅棕褐色绢状柔毛,花柱向上弯,柱头狭尖。
荚果条形,扁平,长3.5-8cm,宽约8mm,密生毛。
种子2-4颗,肾状椭圆形,长约4mm,光滑。
花期6-7月,果期9-10月。

2.翅荚香槐 乔木,高6-16m。
树皮暗灰色,光滑,皮孔甚多。
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托叶刺状,长2-3mm;小叶7-9,互生,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稀卵状椭圆形,长4-6.5cm,宽2.2-3.5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侧生小叶基部微偏斜,上面被疏柔毛,下面无毛。
圆锥花序腋生,长10-30cm;萼钟状,长约5mm,密生棕色绢毛,萼齿5,三角形;蝶形花冠,白色,基部有黄色小点,长12-15mm;雄蕊10,近分离。
荚果长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扁平,在背缝及腹缝处延长成翅,长约5.5cm,阔约1.5cm。
花期6-7月,果期9-11月。

性状

香槐 荚果呈条状而扁,长3-7cm,宽8mm左右,表面黄绿色,密被短柔毛,果皮硬,内有种子2-4颗。
种子肾状,椭圆形,扁平,长约4mm,径约3mm,青灰褐色,光滑。
翅荚香槐 荚果椭圆形,长约5cm,宽约1.5cm,背缝及腹缝外均扩大成狭翅状。

化学成分

香槐含伪赝靛甙元葡萄糖甙,6-去甲氧基香槐素葡萄糖甙,8-甲基巴拿马黄檀异黄酮葡萄糖甙,5-甲氧基阿佛洛莫生葡萄糖甙,6-去甲氧基香槐素二葡萄糖甙,阿佛洛莫生二葡萄糖甙,富士动力精二葡萄糖甙,香槐素二葡萄糖甙,5-甲氧基阿佛洛莫生二葡萄糖甙,香槐种异黄酮二葡萄糖甙,另外还含异5-甲氧基阿佛洛莫生,异香槐种异黄酮及其葡萄糖甙。

归经

肝经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
主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根30-60g。

临床应用

治关节疼痛:香槐鲜根二两,加五加皮、钻地风各二两。
水煎,冲黄酒、红糖,早晚饭前各服一次。
治肠寄生虫及饮食不洁腹痛:果实炒熟食之,催吐。

摘录
《中华本草》
Processed in 0.232634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