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筋草
药材基源:为石松科植物矮小石松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hasiastrum veitchiiHolub.[Lycopodium veitchii Chris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0m左右的高山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湖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茎匍匐状,长约60cm。
侧枝直立,高5-7cm,多回二叉分枝,小枝略呈扁压状。
叶坚纸质,螺旋状排列,斜展,线状披针形,长2-4mm,宽0.6-1mm,基部贴生在枝上,先端渐尖,全缘。
孢子囊穗圆柱形,长2-3cm,生在孢子枝顶部;孢子叶卵形,长约4mm,宽约2mm,先端长渐尖,边缘有不规则的钝齿,膜质。
孢子囊生在孢子叶腋,圆肾形,黄色。
含21-表千层塔烯三醇,石松三醇,石松四醇酮,21-表石松隐四醇等三萜类及具有喹诺里西定母核的石松生物碱。
苦;辛;温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消肿止痛。
主风湿腰腿痛;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刀伤;烫火伤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外用:适量,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