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曲。
《药性论》
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经发酵而成的曲剂。
呈方形或长方形的块状,宽约3厘米,厚约1厘米,外表土黄色,粗糙;质硬脆易断,断面不平,类白色,可见未被粉碎的褐色残渣及发酵后的空洞。
有陈腐气,味苦。
以陈久、无虫蛀者佳。
神曲中有酵母菌。
其成分有挥发油,甙类、脂肪油及维生素B等。
炒神曲:取麸皮撒匀于热锅内,俟起烟,将神曲倒入,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或不加麸皮,炒至黄色亦可。
焦神曲:取神曲置锅内炒至外表呈焦黑色,内部焦黄色,取出,略喷些清水,放凉。
入脾、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阳明经。
"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脾、胃二经。
"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
"
甘辛,温。
①《珍珠囊》:"辛。
"
②《汤液本草》:"气暖,味甘。
"
③《滇南本草》:"性平,味甘。
"
④《纲目》:"甘辛,温,无毒。
"
《本草经疏》:"脾阴虚,胃火盛者不宜用;能落胎,孕妇宜少食。
"
健脾和胃,消食调中。
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瘀血腹痛,小儿腹大坚积。
①《药性论》:"化水谷宿食,症结积滞,健脾暖胃。
"
②张元素:"养胃气。
治亦白荆。
"
③《汤液本草》:"疗脏腑中风气,调中下气,开胃消宿食。
主霍乱心膈气,痰逆,除烦,破症结及补虚,去冷气,除肠胃中塞,不下食。
能治小儿腹坚大如盘,胸中满,胎动不安,或腰痛抢心,下血不止。
"
④《纲目》:"消食下气,除痰逆霍乱泄痢胀满。
闪挫腰痛者,煅过淬酒温服有效,妇人产后欲回乳者,炒研酒服二钱,日二。
"
⑤《本草述》:"治伤暑,伤饮食,伤劳倦,疟气痞证,水肿胀满积聚,痰饮咳嗽,呕吐反胃,霍乱,蓄血,心痛,胃脘痛,胁痛,痹痿眩晕,身重,不能食,黄疸。
"
⑥《本草再新》:"消瘰疬疽瘤。
"
内服:煎汤,2~4钱;或研末入丸、散。
①治脾胃俱虚,不能消化水谷,胸膈痞闷,腹胁时胀,连年累月,食减嗜卧,口苦无味,虚羸少气:乌梅、干姜各四两,小麦蘖三两,神曲六两二钱。
上件为末,炼蜜和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米饮下,日二服,不计时候。
②治脾虚不能磨食:神曲四两,白爪三两,人参一两,枳实五钱,砂仁四钱。
共为末。
饴糖为丸,梧子大。
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
③治时暑暴泻及饮食所伤,胸膈痞闷:神曲、苍术各等分。
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米饮吞下。
④治暴泻:神曲,吴茱萸各一两。
上二味为细末,以酸米醋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空心食前米饮汤下。
⑤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内冷痛:神曲、芜荑、吴茱萸各等分。
熬,生姜自然汁和丸,如梧桐子大。
食前粥饮下三十丸,
⑥治产后冷痢,脐下疞痛:神曲三两,熟干地黄二两,白术一两半。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
每服,以粥饮调下二钱,日三、四服。
⑦治食积心痛:陈神曲一块。
烧红,淬酒二大碗服之。
⑧治产乳运绝,亦治产难:神曲末,水服方寸匕。
⑨治产后瘀血不运,肚腹胀闷,渐成臌胀:陈久神曲一斤。
捣碎,微炒磨为末。
每早晚各服三钱,食前砂仁汤调服。
亦可治小儿食臌胀。
①《纲目》:"按倪维德,蛋白质及脂肪,挥发油等。
含多量酵母菌和B族维生素。
干酵母菌中也含多种B族维生素,故本品具有B族维生素样作用,如增进食欲,维持正常消化机能等。
炒神曲:取麸皮撒匀于热锅内,俟起烟,将神曲倒入,炒至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或不加麸皮,炒至黄色亦可。
焦神曲:取神曲置锅内炒至外表呈焦黑色, 内部焦黄色,取出,略喷些清水,放凉。
脾;胃经
甘;辛;温;无毒
脾阴不足,胃火盛,及孕妇慎服。
健脾和胃;消食化积。
主饮食停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泻痢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
①治脾胃俱虚,不能消化水谷,胸膈痞闷,腹胁时胀,连年累月,食减嗜卧,口苦无味,虚羸少气:乌梅、干姜三两,神曲六两二钱。
上件为末;炼蜜和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米饮下,日二服,不计时候。
②治脾虚不能磨食:神曲四两,白术三两,人参一两,枳实五钱,砂仁四钱。
共为末。
饴糖为丸,梧子大。
每早晚各服三钱,白汤下。
③治时暑暴泻及饮食所伤,胸膈痞闷: 神曲、苍术各等分。
为末,面做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米饮吞下。
④治暴泻:神曲,吴茱萸各一两。
上二味为细床,以酸米醋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至十百丸,空心食前米饮汤下。
⑤治休息痢,日夜不止,腹内冷痛:神曲、芜荑、吴茱萸各等分。
熬,生姜自然汁和丸,如梧桐子大。
食前粥饮下三十丸。
⑥治产质冷痢,脐下XIU痛:神曲三两,熟干地黄二两,白术一两半。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
每服,以粥饮调下二钱,日三、四服。
⑦治食积心痛:陈神曲一块。
烧红,淬酒二大碗服之。
⑧治产乳运绝,亦治产难:神曲末,水服方寸匕。
⑨治产后瘀血不适,肚腹胀闷,渐成臌胀:陈久神曲一斤。
捣碎,微炒磨为末。
每早晚各服三钱,食前砂仁汤调服。
亦可治小儿食膨胀。
1.《纲目》:按倪维德《启微集》云:神曲治目病,生用能发其生气,熟用能敛其暴气也。
2.《本草经疏》:古人用曲,即造酒之曲,其气味甘温,性专消导,行脾胃滞气,散脏腑风冷。
神曲乃后人专造,以供药用,加倍于酒曲。
3.《本草正》:神曲,味甘气平,炒黄入药,善助中焦土脏,健脾暖胃,消食下气,化滞调中,逐痰积,破症瘕,运化水谷,除霍乱胀满呕吐。
其气腐,故能除湿热,其性涩,故又止泻痢。
疗女人胎动因滞,治小儿腹坚因积。
4.《药品化义》:神曲,味甘,炒香,香能醒脾,甘能洽胃,以此平胃气,理中焦,用治脾虚难运,霍乱吐逆,寒湿泄泻,妇人胎动抢心,下血不止。
若生用力胜,主消米谷食积,痰滞症结,胸满疟痞,小儿腹坚,皆能奏绩。
5.《本经逢原》:神曲,其功专于消化谷麦酒积,陈久者良。
但有积者能消化,无积而久服,则消人元气。
6.《本草求真》:神曲,辛甘气温,其物本于白面、杏仁、赤小豆、青蒿、苍耳、红蓼六味,作饼蒸郁而成,其性六味为一,故能散气调中,温胃化痰,逐水消滞,小儿补脾,医多用此以为调治,盖取辛不甚散,甘不甚壅,温不见燥也。
然必合以补脾等药,并施则佳。
7.《国药的药理学》:神曲,是借其发酵作用以促进消化机能,但是在胃酸过多、发酵异常的患者,当绝对避免使用。
8.《药性论》:化水谷宿食,症结积滞,健脾暖胃。
9.张元素:养胃气。
治赤白痢。
10.《汤液本草》:疗脏腑中风气,调中下气,开胃消宿食。
主霍乱心膈气,痰逆,除烦,破症结及补虚,去冷气,除肠胃中塞,不下食。
能治小儿腹坚大如盘,胸中满,胎动不安,或腰痛抢心,下血不止。
11.《纲目》:消食下气,除痰逆霍乱泄痢胀满。
闪挫腰痛者,煅过淬酒温服有效,妇人产后欲回乳者,炒研酒服二钱,日二。
12.《本草述》:治伤暑,伤饮食,伤劳倦,疟气痞证,水肿胀满积聚,痰饮咳嗽,呕吐反胃,霍乱,蓄血,心痛,胃脘痛,胁痛,痹痿眩晕、身重,不能食,黄疸。
13.《本草再新》:消瘰疬疽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