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蕊、石花、石伤药、太白树
地衣类石蕊Cladonia rangiferina Web.,以地衣体入药。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四川、贵州、云南。
含原冰岛苔酸、冰岛苔酸、富马原冰岛苔酸及麦角甾醇。
咸,寒。
清热除湿,镇痛,凉血止血。
主治刀伤,风湿痛,咳血,头痛,偏头痛。
2~3钱,外用适量,研末敷。
石濡、石芥,云茶,蒙顶茶,石蕊花,石云茶,云芝茶、蒙山茶,蒙阴茶,酶苔,石花、刀伤药,太白树。
《本草拾遗》
为石蕊科植物石蕊的全株。
全年可采,去净砂土杂质,晒干。
生于干燥的山地。
分布黑龙江、辽宁、吉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子器柄圆柱形,高5~10厘米,中空,全体灰白色,表面粗糙,有破孔,多分枝,枝顶具倾向于一侧的放射状小枝。
干燥时硬脆,潮湿时柔软。
子器生于小枝顶端,半球形,暗褐色。
含黑茶渍素、反丁烯二酸原冰岛衣酸酯。
甘,凉。
①《本草拾遗》:"性冷。
"
②《纲目》:"甘涩,凉。
"
③《贵州草药》:"咸,寒。
"
④《陕西中草药,:"苦,凉。
"
清热,化痰,凉肝,止血。
治烦热,口疮咳血,吐血,偏正头痛,目翳昏花,热淋,黄疸,刀伤出血.
①《别录》:"明目,益精气,令人不饥渴。
"
②《纲目》:"生津润咽,解热化痰。
"
③《纲目拾遗》:"治胃热,消积滞。
"
④《贵州草药》:"清热除湿,凉血止血。
"
⑤《陕西中草药,:"祛风,镇痛。
治头痛,偏头痛。
"
内服:沸水泡,3~5钱;或入丸、散。
①治心热烦闷:石蕊花五钱,莲子十五枚。
煎汤泡服。
②治脾热口疮:石蕊花三钱,川黄连五分。
煎汤泡服。
③治肺热咽喉有痰:石蕊花、麦冬、黄芩各三钱。
煎汤泡服。
④治肝热眼目昏障:石蕊花三钱,木贼、薄荷各二钱。
煎汤泡服。
⑤治肾热小便淋闭,及湿热五疸诸疾:石蕊花五钱,车前子、木通各三钱。
煎汤泡服。
⑥治咳血,吐血:石花一至二两,煨水服。
⑦治风湿痛:石花一两,煨水服。
⑧治刀伤:石花研末,外敷伤处。
石濡、石芥、云茶、蒙顶茶、石蕊花、石云茶、云芝茶、蒙山茶、蒙阴茶、酶苔、石花、刀伤药
出自1.《本草拾遗》:石蕊,生太山石上,如花蕊。
为丸、散服之。
今时无复有。
石濡,生石之阴,如屋游、垣衣之类,得雨则展,故名石濡。
早春青翠,端开四叶。
性冷,明目,不饥渴。
2.《纲目》:《别录》石濡具其功用,不言形状,陈藏器言是屋游之类,复出石蕊一条,功同石濡,盖不知其即一物也。
此物惟诸高山石上者为良,今人谓之蒙顶茶。
生衮州蒙山石上,乃烟雾熏染日久结成,盖苔衣类也。
彼人春初刮取曝干馈人,谓之云
药材基源:为石蕊科植物鹿蕊的枝状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adonia rangiferinaWeb.[Lichenrangiferinus L.;Cladina rangiferina Nyl. ]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采后去杂质,洗净,晒干。
生态环境:多生于岩石表面的细土层上,且多在高山带。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陕西、福建、台湾、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初生地衣体早期即消失。
果柄子主轴明显,为不等长我多叉假轴型分枝,枝腋间有近圆形小穿孔,枝顶端呈荼褐色,常向同一方向倾斜或下垂;分枝圆柱,粗壮,中空,高3-12cm或过之,粗1-3mm,表面呈灰色或深灰绿色,生长在光照强处,常变成污黑色,无光泽。
果柄无皮层;外髓层粗糙,其间分散子囊盘呈褐色,小型,顶生于果柄上。
分生孢子器呈黑褐色,卵圆形,含无色粘液,生于果柄小枝的顶端。
性状鉴别 地衣体子器柄圆柱形,长5-10cm,具不等长多叉分枝,表面灰白色,粗糙,枝腋有小穿孔。
子器顶生,半球形,暗褐色呀黑褐色,干时脆硬,湿时柔软。
地衣枝状体含黑荼渍素,反丁烯二酸原冰岛衣酸酯.
心、肝经。
甘;涩,性凉
《纲目》:“不可煎饮,止宜咀嚼及浸汤啜,清凉有味。
清热,润燥,凉肝,化痰,利湿。
。
主烦热不安,咽燥痰结,目昏翳障,热淋,黄疸。
内服:沸水泡,9-15g
1.《本草汇言》:石蕊,能去心热烦闷不安,肝热眼障失明,脾热唇口疮发,肺热咽喉痰结,肾热小便淋闭,凡诸虚火、火郁之症,咸宜用之。
2.《别录》:明目,益精气,令人不饥渴。
3.《纲目》:生津润咽,解热化痰。
4.《纲目拾遗》:治胃热,消积滞。
5.《贵州草药》:清热除湿,凉血止血。
6.《陕西中草药》:祛风,镇痛。
治头痛,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