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果。
《纲目》
为杉科植物杉的种子。
治疝气,遗精,白癜风,乳痈。
①《纲目》:"治疝气疼痛,一岁一粒,烧研,酒服。
"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白癜风。
果研末,枝磨水,搽患处。
"
③《重庆草药》:"研细兑酒服,治男子脱阳,疝气。
"
内服:煎汤或研末。
外用:研末调敷。
①治遗精:杉果二两,猪瘦肉二两。
水炖,服汤食肉。
②治乳痈:杉果五至七枚。
水煎,冲甜酒服。
杉树子
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药材基源:为杉科植物杉木 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nninghamia lanceolataHook.[Pinus lanceolata Lamb.]
采收和储藏:7、8月间采摘球果,晒干后收集种子。
广泛栽培于我国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地区。
常绿乔木,高达30m,胸围达2.5-3m。
幼树树冠尖塔形,大树树冠圆锥形。
树皮灰褐色,裂成长条片脱落。
大枝平展,小枝近对生或轮生。
叶在主枝上辐射伸展,在侧枝上排成二列状,条状披针形,革质,微弯,坚硬,长2-6cm,边缘有细齿,上面中脉两侧有窄气孔带、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1条白粉气孔带。
雌雄同株;雄球花圆锥状,簇生枝顶;雌球花单生或2-4个集生枝顶,卵圆形,苞鳞与珠鳞结合而生,珠鳞先端3裂,腹面具3胚珠。
球果近球形或卵圆形,长2.5-5m,径3-4cm,苞鳞三角状宽卵形,宿存。
种子长卵形,扁平,长6-8mm,宽约5mm,暗褐色,两侧有窄翅。
花期4月,球果10月下旬成熟。
性状鉴别 种子扁平,长6-8mm,表面褐色,两侧有狭翅。
种皮较硬,种仁含脂肪油丰富。
气香,味微涩。
辛;性微温
理气散寒;止痛。
主疝气疼痛
内服:煎汤,5-10g。
1.《本草纲目》:治疝气疼痛,一岁一粒,烧研,酒服。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白癜风。
果研末,枝磨水,搽串处。
3.《重庆草药》:研细兑酒服,治男子脱阳,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