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血草、大人血七、大金盆、野人血。
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人血草的带根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tylophorum lasiocarpumFedde
采收和储藏:7-9月间采挖,去净泥土、杂质,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200m的高山林下阴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四川等地。
人血草 多年生草本。
茎高30-50cm,含红色汁液,通常不分枝,茎、叶柄及叶背均被褐色卷曲的柔毛。
基生叶叶柄长约7.5-10cm;叶片大头羽状深裂至中脉,裂片4-7对,侧面的斜卵形,边缘粗齿状,顶生裂片最大,宽卵形,长7.5-10cm,宽5-7.5cm;茎生叶2-3片生茎上部,近对生或近轮生,长达20cm。
聚伞花序伞状,花4-6朵;苞片窄卵形,长1-1.5cm;花梗长5-15cm;萼片2;花瓣4,黄色,倒卵形,长约2cm;雄蕊多数,长约1.2cm;子房有短毛。
蒴果细圆柱形,长达8cm,直径粗达4mm,有短柔毛。
全草含有四氢黄连碱,血根碱,白屈菜红碱,黄连碱,别隐品碱,原阿片碱等。
肝经
苦;涩;平
活血散瘀;止痛止血。
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月经不调;疮疖;咳血;吐血;鼻衄;尿血;便血;疮疖
内服:煎汤,3-9g;或浸酒。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捣烂敷。
本品含红色液汁,酷似人血;功用似三七,故有“人血七”、“人血草”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