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盏菊根

拼音注音
Jīn Zhǎn Jú Gēn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金盏菊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lendula officinalis L.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期采挖。
割去地上部分,烘干或置通风处干燥。
赤可鲜用。

原形态

金盏菊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高30-60cm,全株有短毛。
茎直立,有纵棱,上部有分枝。
单叶互生;下部叶匙形,全缘;上部叶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倒卵形,长5-9cm,宽1-2cm,先端钝或尖,基部略带心脏形,稍抱茎,边缘全缘或具稀疏的细齿。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直径2.5-5cm,有梗;总苞具苞片1-2层,苞片线形,先端渐尖,边缘膜质;舌状花黄色或橘黄色,雌性,1-2层,孕育,舌片全缘或先端3齿裂;管关花两性,不孕育,裂片5,花柱不裂。
瘦果较苞片长,向内钩曲,背部具鳞片状横褶绉,两侧具窄翼;无冠毛。
花期4-7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根茎粗短,顶端有多数数茎基及叶柄残痕,质稍硬。
根茎簇生多数细根,表面棕褐色,有纵皱纹,质较柔韧。
气微香,味微苦。

化学成分

根含有:金盏菊甙A、BC、D、E、F、G、H、半日花三醇B0、B1、B2、A,马尼拉二醇,龙吉甙元,齐墩果酸,齐墩果酸-3-O-β-D-葡萄糖甙,齐墩果酸-3-O-β-D-[半乳糖基]葡萄糖甙loleanolic acid-3-O-β-D-[galactosyl]glucoside],齐墩果酸-3-O-β-D[半乳糖基-半乳糖基]葡萄糖甙

性味

味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主症瘕;疝气;胃寒疼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鲜品可用至120g。

摘录
《中华本草》
Processed in 0.359890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