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烟头
《分类草药性》
为菊科植物金挖耳的根及茎基部。
秋季采收。
《重庆草药》:"微苦辛,性平,无毒。
"
治产后血气痛,水泻腹痛,牙痛,乳蛾。
《分类草药性》:"治一切小腹痛。
血分通用。
熬酒服。
"
内服:煎汤,2~4钱;或捣烂冲酒。
外用:捣敷。
①治产后血气痛:金挖耳根三钱。
捣烂,兑甜酒服。
②治水泻腹痛:金挖耳根三至五钱。
水煎服。
③治牙齿痛:挖耳草根捣如泥,调合甜酒,外敷腮上。
④治喉蛾:挖耳草根头七个。
泡茶饮,
⑤治疟疾:㈠野烟头三个,野棉花头三个。
水煎,发作前早二个小时服。
㈡野烟头七个,鱼鳅串一把。
水煎服。
野烟头
出自《分类草药性》。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的金挖耳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pesium divaricatum Sieb. Et Zucc.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征晒干。
金挖耳 多年生草本,高40-100cm。
茎细弱,直立,中部有分枝,被短柔毛。
单叶互生;全部叶两面有贴生的短毛和腺点;茎下部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7-15cm,宽3-5cm,基部圆形、截形或微心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叶柄长2-2.5cm,无翅;茎上部叶渐小,卵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有不明显的细锯齿或全缘。
头状花序较小,直径6-8mm,下垂,在茎和枝顶单生,少有近总状,基部有2-4个长圆状披针形的苞片;总苞片状球形,长5-6mm;总苞片4导,外层宽卵形,先端急尖,中层和内层长圆形或条状长圆形;黄色,外围的雌花圆柱形,中央的两性花筒状,有5个裂片。
瘦果条形,先端有短喙和腺点。
花期秋季。
味微苦;辛;性平
止痛;解毒。
主产后腹痛;水泻腹痛;牙痛;乳蛾
内服:煎汤,6-15g;或捣烂冲酒。
外用:适量,捣敷。
《分类草药性》:治一切小腹痛。
血分通用。
熬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