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和兰鸭儿芹,香芹、蒲芹,药芹,野芹。
《履巉岩本草》
为伞形科植物旱芹的全草。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秃净,有强烈香气。
茎圆柱形,高达0.7~1米,上部分枝,有纵棱及节。
根出叶丛生,单数羽状复叶,倒卵形至矩圆形,具柄,柄长36~45厘米,小叶2~3对,基部小叶柄最长,愈向上愈短,小叶长、阔均约5厘米,3裂,裂片三角状圆形或五角状圆形,尖端有时再3裂,边缘有粗齿;茎生叶为全裂的3小叶。
复伞形花序侧生或顶生;无总苞及小总苞;伞辐7~16;花梗20余:花小,两性,萼齿不明显;花瓣5,白色,广卵形,先端内曲;雄蕊5,花药小,卵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枉2,浅裂。
双悬果近圆形至椭圆形,分果椭圆形,长约1.2毫米,具有5条明显的肋线,肋槽内含有1个油槽,二分果联合面近于平坦,也有2个油槽,分果有种子1粒。
花期4月。
果期6月。
茎叶含芹菜甙、佛手柑内酯、挥发油、有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C、糖类等。
挥发油中有α-芹子烯以及使旱芹具有特殊气味的丁基苯酞、新蛇床酞内酯、瑟丹内酯等苯酞衍生物成分。
又谓干芹菜含有一种酸性的黄色物质,暂称为芹菜乙部分,溶于碱溶液呈绿色萤光,有降压效果。
种子中含有芹菜甙、药芹二糖甙A即木犀草素-7-洋芫荽糖-葡萄糖甙和药芹二糖甙B,即3’-甲氧基木犀草素-7-洋芫荽糖-葡萄糖甙等。
种子油中含α-芹子烯,又谓含有对中枢神经具安定作用和抗痉搐作用的生物碱部分。
果实油的脂肪酸中有反式洋芫荽子底酸。
根含甘醇酸,又含有毒的多炔类化合物。
①降压作用
芹菜的粗提取物,对兔、犬静脉注射有明显降压作用;血管灌流,可引起血管扩张;用主动脉弓灌流法,它能对抗烟碱,山梗菜碱引起的升压反应,还可引起降压,故认为其降压原理主要是通过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所致。
芹菜醇浸提取的碱性物质,无降压作用,而酸性提取物对大白鼠有温和而稳定的降压效力,其作用持续时间随剂量增加而显着延长。
用芹菜代替青菜喂养大白鼠,并不能阻止"两肾包膜法"形成的肾型高血压。
②对中枢的作用
从芹菜子中分离出一种碱性成分,对动物有镇静作用,能加强戊巴比妥的麻醉作用;用条件性逃避反应及降低苯丙胺群居小鼠死亡率的实验,说明此生物碱具有安定作用;用最大电惊厥发作和五甲烯四氮唑惊厥阈试验,有抗惊厥作用,而且毒性较低。
芹菜甙或芹菜素口服能对抗可卡因引起的小鼠的兴奋。
③对子宫的作用
芹菜种子提取物对已孕及未孕子宫有收缩作用,可用于痛经,但效果可疑。
新鲜叶的煎剂能促进面包酵母菌之发酵速度,后者曾被用来检定肝浸膏之抗贫血效力,故芹菜是否也有肝浸膏样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其挥发油在体外对假单胞菌属有抑制作用,种子的乙醚、丙酮提取物有抗菌作用。
全草压榨之汁液经处理后的片剂,对狗有利尿作用
《本草撮要》:"入足阳明、厥阴经。
"
甘苦,凉。
①《上海常用中草药》:"甘,平。
"
②《大同药植手册》:"甘苦,微寒。
"
《生草药性备要》:"生疥癞人勿服。
"
平肝清热,祛风利湿。
治高血压病,眩晕头痛,面红目赤,血淋,痈肿。
①《生草药性备要》:"补血,祛风,去湿。
敷洗诸风之症。
"
②《本经逢原》:"清理胃中浊湿。
"
③《本草推陈》:"治肝阳头昏。
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摇等症。
"
④《中国药植图鉴》:"治小便出血,捣汁服。
"
⑤《大同药植手册》:"治小便淋痛。
"
⑥《陕西草药》:"祛风,除热,散疮肿。
治肝风内动,头晕目眩,寒热头痛,无名肿毒。
"
内服:煎汤,3~5钱;捣汁或入丸剂。
外用:捣敷。
①治早期原发性高血压:鲜芹菜四两,马兜铃三钱,大、小蓟各五钱。
制成流浸膏,每次10毫升,每日服三次。
②治痈肿:鲜芹菜一至二两,散血草、红泽兰、铧头草各适量。
共捣烂,敷痈肿处。
①治疗高血压及降低血清肌甾醇
取生芹菜去根,用冷开水洗净,绞汁,加入等量蜂蜜或糖浆。
日服3次,每次40毫升。
治疗16例,有效14例,无效2例。
对原发性、妊娠性及更年期高血压均有效。
一般服药1日后,血压即开始下降,个别4日后才开始下降;自觉症状减轻,睡眠良好,尿量增多。
又报道用芹菜根10个,洗净捣烂,加大枣10枚,水煎,每日2次分服,15~20天为一疗程。
治疗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等血清胆甾醇超过200毫克%以上者21例,其中14例胆甾醇下降8~75毫克%不等。
芹菜根以鲜者最好,干者次之;用量尚可酌增。
②治疗乳糜尿
取青茎旱芹,下半部分之茎及全根,每次10根,洗净,加水600毫升,文火煎煮浓缩至200毫升。
每天2次,早晚空腹服用。
期限不定。
治疗6例,除1例继续观察外,其余5例均效果显著。
服后3~7天乳糜尿可完全消失或显著好转,但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云弓、芹菜、南芹菜、香芹、薄芹、和蓝鸭儿芹、药芹、水英、野芹
出自《履巉岩本草》。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旱芹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pium graueolens L.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多为鲜用。
生态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欧、亚、非及美洲。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5-150cm。
有强烈香气。
根细圆锥形,土黄色,支根多数。
茎直立,光滑,下部分枝,丛生,细而硬,斜上开展,根生叶有柄柄长2-26cm,基部扩大成膜质鞘;叶片轮子廓为长圆形至倒卵形,长7-18cm,宽3.5-8cm,通常3裂达中部或3全裂,裂片近鞭形,边缘有圆锯齿或锯齿,吉脉两面突起;较上部的茎生叶有短柄,吉片轮子廓为阔三角形,通常分裂为3小叶,小叶倒卵形,中部以上边缘疏生钝锯齿以至缺刻。
复伞形花序顶生与叶对生,通常无总苞片或小总苞片;伞辐细弱,3-16,长0.5-2.5cm,小伞形花序有花7-29,花柄长1-1.5mm;萼齿小或不明显;花瓣白色或黄绿色,圆卵形,长约1mm,先端有内折的小舌片;花柱基扁压,花柱向外反曲。
分生果圆形或长椭圆形,长约1.5mm,宽1.5-2mm,果棱尖锐,合生面略收缩,每材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
花期4-7月。
全草含朴骨脂素-2,3-二氢-2-7H-呋喃[1]-苯并吡喃-7-酮[(3,2g-dihy-dro-2-7H-fuo[1]-ben-zopyran-7-one],紫花前胡甙元(nodakenetin)[12].
1.降压作用:芹菜的粗提取物,对兔、犬静脉注射有明显降压作用;血管灌流,可引起血管扩张;用主动脉弓灌流法,它能对抗烟碱、山梗菜碱引起的升压反应,还可引起降压,故认为其降压原理主要是通过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所致。
芹菜醇浸提取的碱性物质,无降压作用,而酸性提取物对大白鼠有温和而稳定的降压效力,其作用持续时间随剂量增加而显着延长。
用芹菜代替青菜喂养大白鼠,并不能阻止两肾包膜法形成的肾型高血压。
2.对中枢的作用:从芹菜子中分离出一种碱性成分,对动物有镇静作用,能加强戊巴比妥的麻醉作用;用条件性逃避反应及降低苯丙胺群居小鼠死亡率的实验,说明此生物碱具有安定作用;用最大电惊厥发作和五甲烯四氮唑惊厥阈试验,有抗惊厥作用,而且毒性较低。
芹菜甙或芹菜素(Apigenin)口服能对抗可卡因引起的小鼠的兴奋。
3.对子宫的作用:芹菜种子提取物对已孕及未孕子宫有收缩作用,可用于痛经,但效果可疑。
新鲜叶的煎剂能促进面包酵母菌之发酵速度,后者曾被用来检定肝浸膏之抗贫血效力,故芹菜是否也有肝浸膏样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其挥发油在体外对假单胞菌属有抑制作用、种子的乙醚、丙酮提取物有抗菌作用。
全草压榨上汁液经处理后的片剂,对狗有利尿作用。
归肝;胃;肺经
味甘;辛;微苦;性凉
《生草药性备要》:生疥癞人勿服。
平肝;清热;祛风;利水;止血;解毒。
主肝阳眩晕;风热头痛;咳嗽;黄疸;小便淋痛;尿血;崩漏;带下;疮疡肿肿毒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绞汁;或入丸剂。
外用:适量,捣蛋敷;或煎水洗。
1.《生草药性备要》:补血,祛风,去湿。
敷洗诸风之症。
2.《本经逢原》:清理胃中浊湿。
3.《本草推陈》:治肝阳头昏,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摇等症。
4.《中国药植图鉴》:治小便出血,捣汁服。
5.《大同药植手册》:治小便淋痛。
6.《陕西草药》:祛风,除热,散疮肿。
治肝风内动,头晕目眩,寒热头痛,无名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