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爪、鸡爪参、香前胡、鸡爪前胡、柠檬香碱草、香白芷、山竹香、九步香
伞形科当归属植物隔山香Angelica citriodora Hance.,以根入药。
全年可采,以秋季采质量为佳,洗净鲜用或晒干、风干切片。
辛、苦,微温。
行气止痛,活血散瘀,利湿解毒。
用于胃痛,腹痛,心绞痛,头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疝痛,支气管炎,肝硬化腹水,闭经,阿米巴痢疾,腮腺炎,毒蛇咬伤。
0.3~1两,水煎服,或研粉服0.5~1钱。
鸡山香,香白芷、假当归、土白芷,土当归、山党参、天木香。
十里香、野天竹,正香前胡、金鸡爪、鸡爪参、枸橼当归,岩风、白花前胡、雄前胡,野茴香,人参归、鸡瓜前胡。
《植物名实图考》
为伞形科植物隔山香的根或全株。
秋后采挖,洗净,晒干。
野生于山坡向阳的灌林或林缘。
分布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产浙江、广西。
隔山香,又名:柠檬香碱草、柠檬当归。
多年生草本,高40~13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
主根圆柱形或近纺锤形。
茎直立,圆柱形,有纵纹和浅沟纹,上部分枝。
叶有柄,柄长7~30厘米,基部具宽鞘,叶片长圆状卵形至广三角形,3出式2回羽状分裂;裂片具柄,柄长2~7厘米;小裂片椭圆形至长披针形,长3.5~6.5厘米,宽0.4~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伞梗5~12;总苞片8,披针形;小总苞少数,线形,反折;萼齿明显,卵形;花瓣5,白色,倒卵形,先端具内折小舌片;雄蕊5,花丝弯曲,花药椭圆形,纵裂,2室;花柱2,基部矮圆锥形,子房下位,2室。
双悬果椭圆形至广卵圆形,长3~4毫米,背部扁平,背棱和中棱呈细线状,侧棱具广阔的翅。
花期6~8月。
果期9~10月。
干燥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9~15厘米,直径0.8~1.5厘米。
外表棕黄色或暗黄色,有明显的纵皱纹及支根痕迹,上端留有残叶茎基。
质较坚硬,断面黄白色。
气微香,味甘微苦。
根含淀粉及挥发油,又含黄酮甙、氨基酸、有机酸及糖类。
苦辛,平。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辛苦,微温。
"
②《江西草药》:"性平,味甘微苦。
"
③《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微辛,平,无毒。
"
疏风清热,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治风热咳嗽,心绞痛,胃痛,疟疾,痢疾,经闭,白带,跌打损伤。
①《广西药植名录》:"全株:滋补强壮,法风行气。
治肺痨,肚痛,心气痛,疟疾,痢疾,跌打,闭经。
"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根,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止咳除痰。
治心绞痛,胃痛,慢性咳嗽,毒蛇咬伤。
"
③《江西草药》:"根:清热解毒,止咳止血。
治白带。
"
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根:发汗退热。
"
⑤《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根:驱风消肿,活血散瘀,化气止痛。
主治胃痛,咯血,风湿性关节痛,寒性脓疡,慢性骨髓炎,腹痛。
"
内服:根,煎汤,3~5钱;或浸酒。
①治感冒:岩风根五钱,紫苏叶二钱,生姜三片。
水煎服。
或用岩风花茎三至五钱,水煎服。
②治咳嗽多痰:岩风根五钱。
水煎服。
③治风热咳嗽:隔山香根五钱。
水煎服。
④治咳血:隔山香根三钱,接骨金粟兰根二钱,雪见草三钱,六月雪二钱。
水煎服,红糖、米酒为引。
鸡山香、香白芷、假当归、土白芷、人参归、鸡爪前胡、土当归、山党参、天木香、十里香、野天竹、正香前胡、金鸡爪、鸡爪能、枸橼当归、天竹参、竹叶参、野当归、九步香、野茴香、过山香、满山香、岩鹰爪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隔山香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tericum citriodorum Yuan et Shan, [Angelica citriodora Hance]
采收和储藏:秋后挖根,去其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夏、秋季采集全草,去泥杂,鲜用或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灌木林下、林缘、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多年生草本,高50-130cm。
全株光骨无毛。
根近纹锤形,棕黄色,有少数支根。
茎单生,上部分枝。
基生叶及茎生叶均为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柄长5-10cm。
基生叶及茎生叶均为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柄长5-10cm,基部膨大为短三角形的鞘,稍抱茎;叶片轮廓长圆状卵形至阔三角形,长15-22cm,宽13-20cm。
末回裂片长圆披针形至长披针形,长3-6.5cm,宽0.4-2.5cm,急尖,具小凸尖头,边及中脉软骨质,干后波状皱曲,密一细齿。
复伞形花序顶生或侧生,花序梗长6-9cm;总苞片6-8,披针形;伞辐5-12;小总苞片5-8,狭线形,反折;小伞形花序有花10余朵;花白色;萼齿三角形状卵形;花瓣倒卵形;花柱基矮圆锥形,花柱叉开。
双悬果广卵圆形,长3-4mm,宽3-3.5cm,金黄色,有光泽,表皮细胞凸出成颗粒状突起,背棱有狭翅,宽于果体,棱槽中有油管1-3,合生面有油管2。
花期6-8月,果期8-10月。
根中含反式-异莳萝脑用吐温-80配制成混悬液,发现对离体兔肠、豚鼠气管、兔主动脉条均有一定解痉作用,同时也能抑制在位小肠蠕动[2]。
3、抗菌作用 体外抑菌试验,隔山香蒸馏液对甲、乙型链球菌、流感村菌及肺炎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
味辛;微苦;性平
疏风清热;祛痰止咳;消肿止痛。
主感冒;咳嗽;头痛;腹痛;痢疾;肝炎;风湿痹痛;疝气;月经不调;跌打伤肿;疮痈;毒蛇咬伤
内服:根,煎汤,6-15g;或研末、泡酒。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
①治感冒:岩风根五钱,紫苏叶二钱,生姜三片。
水煎服。
或用岩风花茎三至五 钱。
水煎服。
②治咳嗽多痰:岩风根五钱。
水煎服。
③治风热咳嗽:隔山香根五钱。
水煎服。
④治咳血:隔山根三钱,接骨金粟兰根二钱,雪见草三钱,六月雪二钱。
水煎服,红糖、 米酒为引。
1.《广西药植名录》:全株:滋补强壮,祛风行气。
治肺痨,肚痛,心气痛,疟疾,痢 疾,跌打,闭经。
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根,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止咳除痰。
治心绞痛,胃 痛,慢性咳嗽,毒蛇咬伤。
3.《江西草药》:根:清热解毒,止咳止血。
治白带。
4.《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根:发汗退热。
5.《广西审判 用中草药新选》:根:驱风消肿,活血散瘀,化气止痛。
主治胃痛,咯 血,风湿性关节痛,寒性脓疡,慢性骨髓炎,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