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叶

拼音注音
Dù Zhònɡ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commia ulmoides Oliv.

采收和储藏:秋末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500m的低山、谷地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现各地广泛栽种。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20m。
树皮灰褐色,粗糙,折断拉开有多数细丝。
幼枝有黄褐色毛,后变无毛,老枝有皮孔。
单叶互生;叶柄长1-2cm,上面有槽,被散生长毛;叶片椭圆形、卵形或长圆形,长6-15cm,宽3.5-6.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老叶略有皱纹,边缘有锯齿;侧脉6-9对。
花单性,雌雄异株,花生于当年枝基部,雄花无花被,花梗无毛;雄蕊长约1cm,无毛,无退化雌蕊;雌花单生,花梗长约8mm,子房1室,先端2裂,子房柄极短。
翅果扁平,长椭圆形,先端2裂,基部楔形,周围具薄翅;坚果位于中央,与果梗相接处有关节。
早春开花,秋后果实成熟。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6-14cm,宽3-7cm,暗黄绿色,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具锯齿,下表面脉上有柔毛;叶柄长1-1.5cm。
质脆,折断可见有弹性银白色的橡胶丝相连。
气微,味微苦。

以完整、色黄绿、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别 本品粉末呈棕褐色。
非腺毛单细胞,多破碎,完整者长达350μm,直径10-30μm。
橡胶丝较多,呈不规则条状或扭曲成束或团,直径3-12μm,表面显颗粒性。
气孔为不定式,常单个散离,副卫细胞4-6个,角质纹理明显,保卫细胞有环状纹理。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约1g,加水10ml,浸泡30min,滤过,滤液滴加铁氰化钾一三氯化铁试液2滴,显深蓝色。
取本品粗粉约2g,加50%乙醇20ml,浸泡2h,滤过,滤液加活性炭少量,搅匀放置约10min,滤过。
取滤液5ml,加乙醇5ml,0.5%甲氨基苯甲醛乙醇溶液5ml,盐酸1ml,置热水浴上加热lmin,显暗紫色,逐渐显蓝色。
3.品质标志 《江苏省中药材标准》1989年版规定:杂质不得过2%,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8%。

化学成分

含都桷子甙酸,鹅掌楸甙,松脂酚双葡萄糖甙,杜仲醇,1-脱氧杜仲醇,儿茶酚,3-丙酸[3-propionic acid],二氢咖啡酸,愈创木酚基甘油,反式-4-羟基环己烷-1-羧酸,酒石酸,延胡索酸,丁香树脂酚二葡萄糖甙,哈帕甙乙酸酯,筋骨草甙,匍萄筋骨草甙 ,桃叶珊瑚甙,绿原酸,生物碱,糖类[6]及其甙,鞣质,内酯,香豆精及其甙,树脂,蛋白质,杜仲胶[7];又含有以2-乙基呋喃基丙烯醛为主的挥发性成分,其中包括7个醇、3个醛、4个酮、2个酯、18个烃及1个酚;氨基酸有谷氨酸,丝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精氨酸[9];还含有以亚油酸为主的脂肪酸和以钙为主的无机元素等。

药理作用

1.镇静、镇痛作用杜仲叶煎剂20g/kg给小鼠灌胃后1小时,2小时,3小时,小鼠的自发活动次数明显减少,并以2小时最明显。
热板法实验证实小鼠腹腔注射杜仲叶水煎醇沉液12g/kg能提高小鼠致痛阈,有明显镇痛作用。

2.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2.1.对心脏的作用 杜仲叶水煎醇沉液0.2g对豚鼠离体心脏具有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
家兔静注20g/kg,对静注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ST段抬高和T波改变没有对抗作用。

2.2.降压作用 麻醉犬和猫静注杜仲叶水煎剂0.4g/kg后血压迅速下降,维持5分钟后即逐渐回升;静注1g/kg以上剂量时,血压显着下降,可维持较长时间。
醇提取液也有降压作用,但降压幅度及维持时间都比水煎剂差。
麻醉犬和猫的降压试验均证明,杜仲叶水煎剂和醇提取液在短期内重复静注给药可产生快速耐受现象,连续给药3-4次甚至不能出现降压效应。
杜仲叶的水煎剂和65%乙醇提取液6g/kg静注均可引起家兔血压明显下降。
杜仲叶的水溶液、醇溶液、醚溶液及经过提纯的各个成分如糖类、生物碱、桃叶珊瑚甙、绿原酸给家兔静注,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压作用。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小鼠灌服杜仲叶水煎醇沉液10g/kg,连用10天,能抑制2,4-二硝基氯苯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并能对抗大剂量氢化可的松所致的T细胞百分比降低,可使荷瘤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百分比增高,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功能增强,对细胞免疫显示双相的调节作用。
小鼠每日灌服杜仲叶水煎剂6g/kg,共6天,具有提高小鼠吞噬碳墨粒的作用,其对小鼠血中炭粒廓清率与灌服3g/kg黄芪、党参组作用大致相当。
杜仲叶水煎剂12g/kg灌服,对氢化可的松作用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功能有明显影响,使吞噬活力增加,表明杜仲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4.抗炎作用 大鼠灌服杜仲叶醇提取液10g/kg,对蛋清性足肿有抑制作用,但作用比水杨酸钠弱。
大鼠灌服杜仲叶水煎剂6g/kg,对蛋清性足肿有明显抑制作用,能使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减少,但对摘除肾上腺大鼠的外周血中的嗜酸粒细胞未见减少,说明杜仲叶的作用有赖于肾上腺的存在。
杜仲叶水煎剂10g/kg,给药5天,可使小鼠血中淋巴细胞百分率显着降低,幼年小鼠胸腺萎缩;杜仲叶煎剂10g/kg,连续8天,可使血浆皮质醇含量显着增加,并可使大鼠肾上腺中维生素C含量降低。

5.对糖代谢的影响 杜仲叶煎剂10g/kg,每日灌胃2次,连用8天,可使小鼠肝糖原含量显着增高,使血糖含量亦显着升高。

6.对于宫的作用 杜仲叶水煎剂和醇提取液对离体大鼠子宫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碱对于宫的兴奋作用。

7.其他作用 10%杜仲叶水煎剂由小鼠自由饮服30天,有明显抗冻作用,能明显延长小鼠在-3℃温度下的存活时间。
枝叶水浸膏具有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观察到杜仲叶水煎剂10g/kg灌胃能显着提高小鼠血浆中的cAMP和cGMP水平。

8.毒性 杜仲叶水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8.64 ±0.59g/kg。
每日给小鼠灌服杜仲叶水煎醇沉液40g/kg,连服3d,未见有异常现象。
杜仲水煎醇沉液12g/kg给大鼠灌胃,连续21天,也未发现有组织学的改变。

炮制

1.杜仲叶:除去杂质,切丝,筛去灰屑。

2.盐炒杜仲叶:取净杜仲叶,用盐水喷匀,稍闷,炒至有焦斑。
每杜仲叶100kg,用食盐2kg。

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归经

入肝;肾经

性味

微辛;性温

功能主治

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
主腰背疼痛;足膝酸软乏力;高血压病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摘录
《中华本草》
Processed in 0.044945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