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果山橙

拼音注音
Chánɡ Guǒ Shān Chénɡ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思茅山橙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clodinus henryi Craib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60-2800m的山地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

原形态

粗壮木质藤本。
茎皮灰棕色,具条纹,除花序被微柔毛外,其余均无毛。
叶对生;叶柄长6-10mm;叶片近革质,椭圆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6-19cm,宽2.2-6.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有时小叶夹在大叶中间;侧脉多数,向上弧形上升,直达边缘。
聚伞花序生于顶端的叶腋内,长4-5.5cm,着花稠密;花枣裂片卵圆形,边缘薄膜质,被缘毛;花冠白色,裂片卵圆形,副花冠生于冠筒喉内成鳞片状附花冠,鳞片2裂,被长柔毛;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之下。
浆果长椭圆形,长达9cm,直径约5cm,先端具钝尖头,基部圆形。
种子扁平,长圆形或卵圆形。
花期4-5月,果期9-11月。

化学成分

长果山橙果实和根中含思茅山橙碱.攀援山橙碱,小香树脂醇乙酸酯,β-谷甾醇和马钱子甙,他波宁, 11-甲氧基他波宁,洛柯宁碱,△14-长春蔓胺, 16-表-△14-长春蔓胺,Δ14-象牙仔榄树胺, 19,20-二氢骨节心蛤碱,薄叶山橙碱。

性味

甘;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

解热;镇痉;散瘀。
主小儿高热;惊风执搐;角弓反张;骨折;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浸酒。
外用:适量,浸酒擦。

摘录
《中华本草》
Processed in 0.053196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