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

拼音注音
Quán Shuǐ
出处

泉水首载于《本草拾遗》。

1.《嘉佑本草》补出“泉水”条。

2.《品汇精要》谓:“穴沙石面出者,谓之泉水……凿地取水曰井。
夫井亦泉耳。
用:新汲者。
”3.《纲目》记载:“出岩泉水,此山岩土石间所出泉,流为溪涧者也……其泉源远清冷,或山有玉石美草木者为良;其山有黑土毒石恶草者不可用。
”古本草认为新汲的、未被污染的井泉水均有某种医疗价值

来源

药材基源:为未受污染的天然井泉中新汲水或矿泉水。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ater

生境分布

主产青岛、广东、贵州;其他省亦有产。

原形态

水 为无色透明液体。
天然井泉水均含微量元素和盐类等杂质。

性状

显微鉴别 本品为透明的澄明液体,无色,有时具有极少量矿物盐沉淀。
无异臭,无异味,具有矿泉水的特征性口味。

品质标志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确定饮用天然矿泉水的界限指标:锂≥0.2;锶≥0.2;锌≥0.2;溴≥1;碘≥0.2;偏硅酸≥25;硒≥0.01;游离二氧化碳≥250;矿物质≥1000。

注:凡符合以上各项指标之一者,可称为饮用天然矿泉水。

某些元素和组分的限量指标:锂

污染物指标:酚类化合物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

性味

甘;凉;平;无毒

注意

注意水质,有硫黄味、朱砂色者,均不可饮。

1.《嘉佑本草》:“凡诸饮水疗疾,皆取新汲清泉,不用停污浊暖,非直无效,固亦损人。
”2.《煮泉小品》:“泉不流者,食之有害。

功能主治

益五脏;清肺胃;生津止渴;养阴利尿。
主消渴;反胃;热痢;淋;小便赤涩;脾胃火邪;口燥口苦

用法用量

饮服,适量。

摘录
《中华本草》
Processed in 0.039609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