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本草》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根。
全年可采。
植物形态详"棕榈皮"条。
《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涩,无毒。
"
止血,祛湿,消肿解毒。
治吐血,便血,血淋,血崩,带下,痢疾,关节痛,水肿,瘰疬,流注,跌打损伤。
①《滇南本草》:"治妇人血崩不止,又治大肠下血,男子五淋便浊。
"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通经,祛湿。
"
③《四川中药志》:"养血收敛,涩肠止痢。
治吐血,肠风下血,崩、带,跌打损伤及腰痛。
"
内服:煎汤,3~5钱。
外用:煎水洗。
①治吐血:棕树根烧灰,兑童便、白糖,空心服。
②治血淋:棕榈根一两。
炖猪精肉食。
③治遗精:棕榈根五钱。
水煎,白糖冲服。
④治赤白痢:棕榈根、六合草、红斑鸠窝各二两。
水煎服。
⑤治久痢:棕树根炖肉服。
⑥治阴挺:棕桐根四两,猪精肉四两。
久煮去药,食肉与汤,连食三至五次。
⑦治四肢关节痛:棕榈根五钱,白果二钱。
水煎服。
⑧治蛇咬:棕榈根、鱼腥草、桑白皮各三钱。
煎水洗。
⑨治流注:棕树根、桃树根、松树根、胡颓子根各适量。
水煎,冲洗患部;药渣捣烂外敷。
⑩治瘰疬:棕树根、算盘子根、乌桕根各一两。
水煎,肉汤对服。
⑾治水肿:棕树鲜根一两,腹水草、薏苡根各五钱至一两。
水煎服。
⑿治蛔虫病:棕树根、薏苡根、苦楝皮、兰花根各三钱。
水煎服。
⒀治睾丸肿大:棕树根三钱,茅根一钱,淫羊藿二钱。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