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板

拼音注音
Zōnɡ Bǎn
别名

棕榈皮、棕榈木皮、棕皮

英文名
Petiolus Trachycarpi
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arpus fortunei H.Wendl.的叶柄
9~10月剥取,晒干;炒炭用。

生境分布

生于山谷丛林中,或栽培。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原形态

常绿乔木。
茎圆柱形,不分枝。
叶簇生茎顶,圆扇形,革质,长约70cm,有皱褶,开展时掌状,深裂至叶中部以上,裂片具主脉,先端2裂;叶柄长1m以上,质坚硬,下面凸起或两面凸起呈棱形,边缘有刺;叶鞘抱茎,分裂为棕褐色纤维状毛,叶鞘落脱后,可见环状的节。
肉穗花序短,自叶丛抽出,下部有多数大形鞘状苞;花小,多数,淡黄色,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2轮;雄蕊6,花丝极短;雌花子房3,基部合生。
核果球形或近肾形,花被宿存。
种子1,扁球形或肾形,暗灰色或淡黑色。
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性状

叶柄呈长条板状,一端较窄而厚,另一端较宽而薄,大小不等。
表面红棕色,粗糙,有纵直皱纹;一面有明显的凸出纤维,纤维两侧着生多数棕色茸毛。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无臭,味淡。

化学成分

含鞣质、纤维素。

性味

性平,味苦、涩。

功能主治

收涩止血。

摘录
《中药大辞典》
Processed in 0.040794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