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席草根

拼音注音
Yě Xí Cǎo Gēn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灯心草科植物拟灯心草根茎
夏、秋采收。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龙须草"条。

功能主治

清利湿热。
治尿路感染,小便不利,心烦失眠,鼻衄,目赤,齿痛,妇女血崩。

①《百草镜》:"利湿热,治癃淋,精浊,崩中,湿痹,鼻衄,痄腮,疣痛,口咽诸毒火症,鹤膝风,明目。
"

②《草药鉴》:"止血崩,风气疼痛,鹤膝风,梦遗,酒煎服。
汤煎洗,出汗。
"

③《纲目拾遗》:"治瘰疬痰核。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

复方

①治尿路感染:野席草根丛、车前草各一两,土茯苓三钱;或野席草根丛二两,马鞭草五钱,水煎服。

②治失眠、神经衰弱:野席草根丛二两,麦冬五钱。
水煎冲白糖服。

③治急性气管炎:野席草根丛、合欢皮各五钱。
水煎服,每三天服一次。

④治赤眼肿痛:野席草根丛、谷精草各一两,水煎服。

⑤治鼻中不时出血:野席草根煎服。

⑥治齿牙疼痛,动摇欲落者:野席草根,煎汤代茶服。

摘录
《中药大辞典》
Processed in 0.041746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