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子油

拼音注音
Yóu Cài Zǐ Yóu
别名

香油,菜子油。

出处

《纲目》

来源

油菜子脂肪油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芸苔"条。

功能主治

治肠梗阻,汤火灼伤,湿疹。

《本经逢原》:"治痈疽及痔漏中生虫,以香油涂之。
"

复方

①治风疮不愈:陈菜子油同穿山甲末,熬成膏涂之。

②治汤火伤灼:菜子油调蚯蚓屎搽之。

③治无名肿毒,风疹,皮肤瘙痒,湿疹:生菜子油,外搽,一日数次。
治疗时期,忌用水洗患处。
:227,1966)

临床应用

治疗肠梗阻:按年龄大小用菜子油1~5两,1次或2次服下,不能口服者由胃管注入。
同时配合必要的辅助疗法,如补液、输血,纠正酸中毒,抗休克,应用抗菌素等。
一般服后3~4小时肠鸣增加,有的暂时腹痛加重,但随后即痛减胀消;约8小时左右解大便,症状消失。
治疗35例,痊愈26例,无效9例。
本药对蛔虫性及食物性肠梗阻效果较好,对扭转套叠性肠梗阻效果不佳。

摘录
《中药大辞典》
Processed in 0.039774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