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节草、接续草、马草、笔头菜
为木贼科木贼属植物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的全草。
夏、秋采割,晒干。
成品绿色,不带根。
苦,平。
利尿,止血。
用于小便不利,鼻衄,月经过多。
2~3钱。
接续草,公母草、搂接草、空心草,马蜂草、猪鬃草,黄蚂草,节节草、接骨草。
《本草拾遗》
为木贼科植物问荆的全草。
5~7月间割取全草,阴干。
生于溪边或阴谷。
分布江西、安徽、贵州、四川、西藏、新疆、陕西、山东、河北及东北等地。
产东北、陕西、四川、贵州、江西、安徽等地。
多年生草本。
根茎匍匐生根,黑色或暗褐色。
地工茎直立,2型。
营养茎在孢子茎枯萎后生出,高15~60厘米,有棱脊6~15条。
叶退化,下部联合成鞘,鞘齿披针形,黑色,边缘灰白色,膜质;分枝轮生,中实,有棱脊3~4条,单一或再分枝。
孢子茎早春先发,常为紫褐色,肉质,不分枝,鞘长而大。
孢子囊穗5~6月抽出,顶生,钝头,长2~3.5厘米;孢子叶六角形,盾状着生,螺旋排列,边缘着生长形孢子囊。
孢子一形。
干燥全草,长约30厘米,外形与生长时相近,但多于缩,或枝节脱落。
茎略扁圆形或圆形,浅绿色,有纵纹,节间长,每节上有退化的鳞片叶,呈鞘状,先端有齿裂,硬膜质。
小枝干生,梢部渐细。
基部有时带有部分的根,作黑褐色。
以干燥、色绿、不带根及杂质者为佳。
全草含问荆皂甙、木贼甙、异槲皮甙、木犀草甙、硅酸、有机酸、脂肪、β-谷甾醇、犬问荆碱、二甲砜、胸嘧啶、3-甲氧基吡啶、多种氨基酸。
孢子含五羟基蒽醌葡萄糖甙、廿八烷二酸、卅烷二酸、卅烷二酸二甲酯、棉花皮次甙和草棉甙。
①利尿作用
新鲜全草的醇溶性成分、流浸膏有利尿作用,但不强。
水煎剂则未能证实有利尿作用。
②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水煎剂静脉注射于兔、犬,可引起血压下降及反射性的呼吸兴奋。
降压作用不受阿托品影响,降压成分溶于水而不溶于醇及氯仿。
小量新鲜水煎剂对离体蛙心可增加其收缩力,大量则抑制之。
③其他作用
临床上有用问荆治疗糖尿病的,但动物实验未证明有此作用。
也有报道在痔疮及子宫出血时用作止血剂的。
所含沼泽木贼碱即犬问荆碱,对马有毒,对人无害。
苦,凉。
①《本草拾遗》:"苦,平,无毒。
"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涩,无毒。
"
③《陕西中药志》:"苦甘,无毒。
"
清热,凉血,止咳,利尿。
治吐血,衄血,便血,倒经,咳嗽气喘,淋病。
①《本草拾遗》:"主结气瘤痛,上气气急。
"
②《国药的药理学》:"利尿。
"
③《中药新编》:"治鼻衄,月经过多,肠出血,咯血,痔出血等。
"
④《四川中药志》:"清热止咳。
治吐血,衄血及女子倒经。
"
⑤《陕西中草药》:"清热利尿,止血,消肿。
治尿路感染,小便涩痛,骨折,鼻衄,咯血,肠出血,月经过多。
"
内服:煎汤,1~3钱。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①治咳嗽气急:问荆二钱,地骷髅七钱。
水煎服。
②治急淋:鲜问荆一两,冰糖为引。
水煎服。
③治腰痛:鲜问荆二两,豆腐二块。
水煎服。
④治刀伤:问荆烧灰存性,撒伤口。
⑤治跌打损伤:骨整复后,鲜问荆一握,加红糖捣烂外敷。
治疗慢性气管炎:观察72例,近期控制21例,显效18例,好转23例,无效10例,以止咳、祛痰效果较佳。
治疗中发现本品还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制剂及用法:㈠煎剂:干节节草1两,加水600~800毫升,煎沸5~8分钟,早晚分服。
㈡片剂:每片含0.43克。
日服3次,每次10片。
接续草、公母草、搂接草、空心草、马蜂草、猪鬃草、黄蚂草、节节草、接骨草、寸姑草、笔头草、土木贼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药材基源:为木贼科植物问荆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quisetum arvense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割取全草,置通风处阴干,或鲜用。
生态环境:生于潮湿的草地、沟渠旁、沙土地、耕地、山坡及草甸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华北及陕西、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和西藏等地。
问荆,多年生草本。
根茎匍匐生根,黑色或暗褐色。
地上茎直立,2型。
营养茎在孢子茎枯萎后生出,高15-60cm,有棱脊6-15条。
叶退化,下部联合成鞘,鞘齿披针形,黑色,边缘灰白色,膜质;分枝轮生,中实,有棱脊3-4条,单一或再分枝。
孢子茎早春先发,常为紫褐色,肉质,不分枝,鞘长而大。
孢子囊穗5-6月抽出,顶生,钝头,长2-3.5cm;孢子叶六角形,盾状着生,螺旋排列,边缘着生长形孢子囊。
孢子一形。
1.生物学特性 对气候、土壤有较强的适应性。
2.栽培技术 用孢子繁殖。
孢子繁殖:从孢子囊穗上采下成熟的孢子囊,将孢子播种于土壤表面,稍覆土,浇水保持湿润,即可萌发。
根茎繁殖:早春或秋季将根茎分成6cm长小段,栽于土壤中,覆土5-6cm,浇水易成活。
1.性状鉴别 全草长约30cm,多干缩,或枝节脱落。
茎略扁圆形或圆形,浅绿色,有细纵沟,节间长,每节有退化的鳞片叶,鞘状,先端齿裂,硬膜质。
小枝轮生,梢部渐细。
基部有时带有部分的根,呈黑褐色。
气微,味稍苦涩。
2.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断面呈深凹凸波状。
表皮细胞1列,壁增厚,外壁有突起的硅质块,棱槽处有气孔。
表皮内侧厚壁细胞不成环,仅于棱槽处有2-3列薄壁细胞,棱脊处有数十个纤维组成的纤维束,未伸入皮层。
皮层细胞多列,最外侧细胞在棱脊纤维束内侧为栅状,长69-166μm,在棱槽厚壁细胞内侧为类圆形;皮层内侧细胞均为类圆形,相对棱槽处有大型空腔,径向长117-183μm,切向长159-197μm;内皮层细胞1列,位于维管束外侧,微呈波状,维管束与棱脊相对,断续排列成环,木质部位于两侧,分别有管胞2-5个,中间为韧皮部,较宽广,内侧有一明显空腔,径向长38-52μm,切向长69-97μm。
中央髓腔小,直径仅170μm,边缘细胞破碎不正齐。
茎表皮表面观:表皮细胞长方形,直径24-31μm,壁厚,呈微波状弯曲,壁孔小,不明显,可见硅质块。
气孔不内陷,常2-5个横向相连,长圆形,纵向长59-76μm,横向长52-66μm。
保卫细胞内壁具多数横向平行的条状增厚的纹理。
全草含紫云英甙,杨属甙,问荆甙,山柰酚-3,7-双葡萄糖甙,山柰酚-3-槐糖甙,芫花素-5-葡萄糖甙,原芫花素4'-葡萄糖甙,芹菜素-5-葡萄糖甙,异槲皮素,6-氯芹菜素,木犀草素-5-葡萄糖甙,柚皮素,二氢山柰酚,二氢槲皮素,棉花皮异甙,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原儿茶酸,没食子酸,对香豆酸,阿魏酸,咖啡酸,乌头酸即问荆酸,阿拉伯酸,枸橼酸,延胡索酸,葡萄糖糖酸,甘油酸,丙二酸,磷酸,奎宁酸,苏糖酸,问荆皂甙,2,2,5,7-四甲基-4-羟基-6-茚满酮[2,α,5,7-tetramethyl-4-hydroxy-6-indanone],异棉花皮次甙,木贼二酸等,以及钙、锰、硅等。
还含菊苣酸,茉莉酮酸,5-O-咖啡莽草酸。
1.利尿作用:新鲜全草的醇溶性成分、流浸膏有利尿作用,但不强。
水煎剂则未能证实有利尿作用。
2.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水煎剂静脉注射于兔、犬,可引起血压下降及反射性的呼吸兴奋。
降压作用不受阿托品影响,降压成分溶于水而不溶于醇及氯仿。
小量新鲜水煎剂对离体蛙心可增加其收缩力,大量则抑制之。
3.其他作用:3.1. 治疗糖尿病:临床上有用问荆治疗糖尿病的,但动物实验未证明有此作用。
3.2. 止血剂:也有报道在痔疮及子宫出血时用作止血剂的。
3.3.毒性:所含沼泽木贼碱即犬问荆碱,对马有毒,对人无害。
肺;胃;肝经
苦;凉;无毒;平
止血;利尿;明目。
主吐血;咯血;便血;崩漏;鼻衄;外伤出血;目赤翳膜;淋病
内服:煎汤,3-15g。
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1.《本草拾遗》:主结气瘤痛,上气气急。
2.《国药的药理学》:利尿。
3.《中药新编》:治鼻衄,月经过多,肠出血,咯血,痔出血等。
4.《四川中药志》:清热止咳。
治吐血,衄血及女子倒经。
5.《陕西中草药》:清热利尿,止血,消肿。
治尿路感染,小便涩痛,骨折,鼻衄,咯血,肠出血,月经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