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力草

拼音注音
Tuō Lì Cǎo
别名

野蚊子草,苍蝇花,水白参、白花壹瓶、小叶鲤鱼胆、瞿麦沙参、八月白、白花瞿麦、小仙桃草、白葫芦、蛇王草。

出处

《江苏药材志》

来源

为石竹科植物蝇子草带根全草

生境分布

生于林下及山坡草丛中。
分布我国北部,中部以至长江以南各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木,高50~150厘米。
根圆柱形,粗而长。
茎簇生,直立,基部带木质,具粗糙短毛。
基生叶匙状披针形,稠密;茎生叶线状棱针形,先端锐尖,基部窄狭成细柄。
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上部有粘液;花蔷薇色或白色;萼长管形,光滑,脉多条,先端5裂;花瓣5,基部成爪,瓣片2裂,每裂片更细裂成窄条;雄蕊10;子房3室,花柱3枚。
蒴果长圆形,上部略膨大而下部狭小,呈棍棒状,成熟时顶端6齿裂。
种子有瘤状突起。
花期7~10月。

化学成分

根和叶具有生物碱、皂甙、鞣质、淀粉等反应。

性味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辛涩,凉。
"

功能主治

清热利涅,补虚活血。
治尿路感染,白带,痢疾,病后体虚,扭、挫伤。

①《江苏药材志》:"滋补强壮。
治体虎或病后虚弱少力。
"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或捣烂绞汁服。
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痢疾、嗜盐菌性肠炎:野蚊子草一两,加糖一两,水煎服。

②治尿路感染:野蚊子草一至二两,水煎服。

③治白带:野蚊子草一两,水煎服。
或野蚊子草、金灯藤、金樱子、白毛藤各一两,白槿花四钱,水煎服。

④治挫伤,扭伤、关节肌肉酸痛:野蚊子草根五钱,加烧酒或75%酒精三两浸泡,取汁外搽伤痛处。

⑤治蝮蛇咬伤,肿胀疼痛,眼花复视:野蚊子草根五至十株,捣烂,加开水浸五至十五分钟后,绞汁内服。
药渣再加水浸,外敷伤周围,留孔排泄毒液。

摘录
《中药大辞典》
Processed in 0.040899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