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莲、红玉帘、风雨花,旱水仙、空心韭菜。
《贵州草药》
为石蒜科植物韭莲的全草。
全年可采。
各地庭园有栽培。
多年生草本。
鳞茎卵状球形,表皮膜质,呈褐色,下面着生多数细根。
叶互生或簇生;叶片线形,长12~30厘米,宽3~4厘米,平行脉。
花单生,花梗上部中空,有2裂的管状苞片;花粉红色,漏斗状,具明显的筒部;花被片6,倒卵形;雄蕊6,3枚较长,3枚较短,交互着生在花被筒的喉部;花柱丝状突出,柱头3裂,子房下位,2室,含多数胚珠。
蒴果近球形,成熟时背部3丬裂。
种子黑色,近扁平。
花期6~9月。
本植物的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贵州草药》:"苦,寒。
"
《贵州草药》:"散热解毒,活血凉血。
治跌伤红肿,毒蛇咬伤,吐血,血崩。
"
外用:捣敷患处。
内服:煎汤,1~2两。
菖蒲莲、红玉帘、风雨花、旱水仙、空心韭菜、独蒜
出自《贵州草药》
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韭莲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ephyranthes grandiflora Lindl.[Z.carinata Herb.]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可采收全草,晒干。
生态环境:我国各地庭园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南美。
韭莲 多年生草本。
鳞茎卵状球形,直径2-3cm,表皮膜质,呈褐色,下面着生多数细根。
基生叶常数枚簇生;叶片线形,扁平,长15-30cm,宽6-8cm。
花单生于花茎顶端,玫瑰红色或粉红色;总苞片佛焰苞状,常带淡紫红色,长4-5cm,下部合生成管;花梗长2-3cm;花被裂片6,倒卵形,长3-6cm,先端略尖;雄蕊6,长为花被的2/3-4/5,花药丁字形着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柱头深3裂。
蒴果近球形;种子黑色,近扁平。
花期6-9月。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耐半阴和潮湿,较耐寒,宜在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的砂质壤土栽培。
栽培技术 用分球繁殖。
春季一般用3-4枚鳞茎丛植,上端稍露出土面,栽植距离约10cm,发芽生长前充分灌水。
田间管理 生长期注意中耕除草。
盆栽植株2-3年后,应将鳞茎取出,进行地栽培养1-2年,使鳞茎复壮。
全草含烟胺等氨基酸。
鲜茎含抗P388淋巴瘤的活性成分:水鬼蕉碱,球茎含石蒜碱,雪花莲碱,网球花胺,漳州水仙碱,韭菜莲碱。
抗肿瘤作用 韭莲中的水鬼蕉碱对小鼠P388淋巴白血病有治疗作用。
该化合物0.78-3.12mg/kg,其抗肿瘤作用是对照组的135%-150%。
体外试验中ED50<0.01μm/ml。
苦;寒
活血凉血;解毒消肿。
主吐血;便血;崩漏;跌伤红肿;疮痈红肿;毒蛇咬伤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适量,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