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鲸,老母猪鱼、山鲫鱼。
姚可成《食物本草》
为鲤科动物华鳈的肉。
分布长江和黑龙江的干、支流及附属的湖泊、河流中。
体稍侧扁,腹部圆。
体长约15厘米。
头很短,吻钝而圆,吻长略大于眼径。
口下位,呈马蹄形,下颁的前缘有一层较发达的角质层。
上层为弧形,下层沟中断。
两鼻孔间凹陷,使吻部突出。
上颌须1对,很短。
下咽齿1行,齿端呈钩状,外侧1个呈圆柱形。
鳞中等大,侧线鳞40~41。
背鳍Ⅲ7,不分枝鳍条基部较硬,起点在腹鳍之前。
臀鳍Ⅲ6。
较短。
体多深色,体侧有4条垂直的宽黑斑;各鳍呈黑色,其边缘为白色。
喜栖于底层多泥沙的流水或静水的中下层。
产卵期4~5月。
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平,无毒。
"
姚可成《食物本草》:"安胃和中,利小便,解热毒。
腌食更佳。
"
山鲫鱼、老母猪鱼、花石鲫、花鱼、山鲣子
出自姚可成《食物本草》。
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华鳈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rcocheilichthys sinensis Bleeker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鲜用。
生态环境:生活于水体的中下层,常栖息于水质澄清、底层多泥沙的流动或青止水域之中。
为杂食性鱼类。
资源分布:广布于长江和黑龙江的干支流,以及各附属的湖泊和河流。
华鳈,体长而侧扁。
头背部隆起,腹圆无腹棱。
头短,吻圆钝,微突出。
口下位,略呈马蹄形。
下咽齿1行,齿端呈钩状,外侧1个呈圆柱形鳃耙外侧8-9。
唇稍厚,唇后沟中断,间隔较宽。
口色有1对短须。
鳞中等大,侧线鳞40-41。
背鳍3,7,不分支鳍条基部较硬,起点在腹鳍之前。
臀鳍3,6,较短。
尾鳍分叉较浅。
体背灰黑色,体侧灰色,腹部灰白色。
体侧有4条宽而垂直的黑色斑点。
各鳍黑色,其边缘为白色。
全鱼含蛋白质、肽类、氨基酸、脂肪。
皮及鳃含类胡萝卜素,如玉蜀黍黄质,叶黄素,梳黄质,隐黄质,硅藻黄质,胡萝卜二醇,喇蛄素。
脾;胃经
味甘;性平
健脾胃;利小便;解热毒。
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后饱胀;水肿胀满;黄疸;痈疮肿毒
内服:煮食,50-100g。
姚可成《食物本草》:安胃和中,利小便,解热毒。
腌食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