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萝藤

拼音注音
Shí Luó Ténɡ
别名

大鸭公藤。

出处

《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鼠李科植物牛儿藤根、茎
全年可采。
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沟边灌木丛中向阳处。
分布四川、云南、陕西、湖北等地。

原形态

牛儿藤,又名:金背勾儿茶。

落叶灌木,高达7.5米。
小枝绿褐色,上部倾垂成藤状。
叶互生;卵形、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5~11厘米,先端钝或稍尖,茎部圆形或亚心形,全缘,光滑,下面干时金黄色,侧脉平伸;叶柄无毛,长1.3~2厘米。
,圆锥花序,生于小枝顶端;花小,长约1.5毫米,淡绿黄色;花梗长1.5~2.5厘米;花萼5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阔倒卵形;雄蕊5,附着花盘边缘;予房与花盘分离,2室,花柱2叉。
核果长圆形,熟时黑色,花柱宿存,基部具宿存萼。
花期6~7月。
果期8~9月。

性味

《四川常用中草药》:"苦辛,凉。
"

功能主治

《四川常用中草药》:"解表,清热。
根:治胸腹胀痛,红白痢疾,跌打损伤,筋骨痛。
茎:治红崩白带,月经不调。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摘录
《中药大辞典》
Processed in 0.156789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