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羊菜

拼音注音
Shí Yánɡ Cài
别名

下山连、连甲棒、假榄角,石骨丹,石羊草。

出处

《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

为荨麻科植物平滑楼梯草全草
全年可采。
鲜用或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

生于阴湿岩石处。
分布云南、广西等地。

原形态

肉质草本,高20~50厘米。
茎灰褐色,披敝或平卧于岩石上,有节,具明显的瘤状物。
叶生于顶端,互生,长椭圆披针形,前半郎有缺齿,叶长10~15厘米,宽4~5厘米。
花序生于茎下部,球形,绿色,有一很短的柄。

性味

淡微苦,凉。

功能主治

接骨,消肿散瘀,凉血解毒。
治骨折,跌打损伤,烫伤,无名肿毒,皮肤溃疡。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

复方

治骨折:石骨丹、石蚌腿、爬树龙。
同捣烂,加胡椒粉适量拌匀敷患部,三天换药一次,连用五至七剂。

摘录
《中药大辞典》
Processed in 0.052391 Second , 27 quer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