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草药》
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根。
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树皮中含有的苦味成分较果实中为少,另含山萮酸。
《广西中草药》:"治疟疾。
"
内服:煎汤,4~5钱。
出自《广西中草药》
药材基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ucea javanica Me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950-1000m的石灰山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鸦胆子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5-3m,金株均被黄黄色柔毛。
小枝具有黄白色皮孔。
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20-40cm;小叶5-11,通常7,对生,卵状披针形,长4-11cm,宽2-4.5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偏斜,边缘具三角形粗锯齿,上面疏被、下面密彼伏柔毛,脉上尤密。
聚伞状圆锥花序腋生,狭长,可达50cm;雄花序长过于叶,萼片4,卵形,长不及1mm,外面流被淡黄色硬伏毛,边缘疏生腺体,花瓣4,长圆状披针形,外面有硬毛,边缘有腺体,雄蕊4,花盘发达,半球形;雌花序短于叶,萼片、花瓣同雄花,但稍大,雄蕊具不发育的花药,花盘杯状,4浅裂,心皮通常4,卵圆形,无毛,花柱反折,紧贴子房。
核果椭圆形,紫红色转黑色,长约8mm,宽5-6mm,干时具凸起的网状皱纹,略偏斜。
花期4-6月,果期8-10月。
根含鸦胆子素A、B、C,去氢鸦胆子苦素A、B,鸦胆亭,鸦胆亭醇,鸦胆子苦醇,没食子酸乙酯,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酚-1-葡萄糖甙,β-谷甾醇等。
从鸦胆根中提取出的鸦胆子苦素A对TLX-5小鼠淋巴细胞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其ID50为0.031μg/ml。
味苦;性寒
清热燥湿;杀虫。
主疟疾。
痢疾;泄泻
内服:煎汤,6-15g。
《广西中草药》:治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