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眼睛。
《雷公炮炙论》
为猫科动物虎的眼睛。
将虎睛成对割下,放在炒热的谷子内烘,冷后再炒再烘,至干燥为度。
产于东北及华南各地。
呈椭圆形,皱缩,睛黑色,周围和背面橙黄色,有腥气。
《雷公炮炙论》:"用虎睛,先于生羊血中浸一宿,漉出,微微火上焙之干,捣成粉,候众药出,取合用之。
"
镇惊,明目。
治惊悸,癫痫,目翳。
①《别录》:"疗癫。
"
②《千金·食治》:"主惊痫。
"
③孟诜:"主疟病,小儿热,惊悸。
"
④《纲目》:"明目去翳。
"
内服:入丸,散。
①治痫疾潮搐,精神恍惚,烦乱不宁,口干喜水,或时讝语:虎睛一对,犀角屑、远志、栀子仁,大黄各一两。
上件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每服二十丸,温酒送下,食后。
②治小儿惊痫掣疭:虎睛细研,水调灌之蛊,大小加减服之。
③治小儿夜啼:大虫眼睛一只,为散,以竹沥调少许与吃。
④治疟,发作时节不定,寒热甚者:虎睛一枚腊月猪血少许,朱砂一分,阿魏一分。
上件药,都研令匀,用粽子尖七枚,和丸如黍粒大。
以绵裹一丸,纳鼻中。
《本草述》:"大抵虎睛所治之痫,属于肝心二脏居多。
然治小儿诸痫,如地龙散,亦有用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