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羽叶栾树

拼音注音
Fù Yǔ Yè Luán Shù
别名

花楸树、泡花树,灯笼花,马鞍树。

出处

《贵州草药》

来源

为无患子科植物复羽叶栾树根皮
夏、秋采收。

生境分布

生山地疏林中。
分布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浙江、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

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
树皮暗灰色;小枝灰色,有短柔毛并有皮孔密生。
2回羽状复叶,对生,厚纸质,总叶轴圆筒形,密生绢状灰色短柔毛;小叶9~15,长椭圆状卵形,长4.5~7厘米,宽1.8~2.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下面主脉上有灰色绒毛;小叶柄短,长约2~3毫米。
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厘米;花黄色。
蒴果卵形,长约4厘米,宽3厘米,先端圆形,有突尖头,3瓣裂。
种子圆形,黑色。

性味

微苦,辛。

功能主治

疏风清热,止咳,杀虫。

复方

①治风热咳嗽:复羽叶栾树根或花五钱,煨水服,一日三次。

②驱蛔虫:复羽叶栾树根皮三钱。
煨水服,一日二次。

摘录
《中药大辞典》
Processed in 0.173591 Second , 27 querys.